【观察】“神童”10多岁考上北大清华 年少成名是光环还是负累?

撰文: 刘莎莎
出版:更新:

近日,内地大学院校开学迎新,不少陆媒以“最小考生”、“天才少年”为题做吸睛报道,指诸如北大、清华、浙大等知名大学在今年录取的新生中,年龄最小者仅13、14岁,引爆舆论热议。

年仅13岁、来自安徽的盛一博(中),顺利考上了清华。(清华大学新闻网)

据凤凰网早前报道,年仅13岁、来自安徽的盛一博,顺利考上了清华。3年读完小学、初中能解高中物理题、高中课业经常满分且自学大学数学物理部分课程。学业之外,他初三时拿到潜山县乒乓球单打冠军;3岁学习小提琴,如今已通过中国音乐家协会专业10级的资格考核……

14岁考上北大、13岁上清华,像盛一博这样年少成名的少年,还有不少。实际上,每年开学季前后,内地有关“高考神童”的报道便铺天盖地。在这些报道中,年少入大学的“神童”普遍还是积极乐观的阳光少年,有著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读死书”。

不少“神童”年少成名,却也受出名之累。(视觉中国)

“神童教育”引拔苗助长争议

早前,中科大还一度创建“少年班”,培养出不少知名毕业生的同时,也一度引发争议。不少人认为,“少年班”多是拔苗助长,并不利于青少年成长。而媒体与公众对此大加炒作,也成为拔苗助长的隐形助手。曾被媒体誉为“第一神童”的中科大少年班成员宁铂,年少成名却受尽出名之累,最后出家为僧,成为现实版的《伤仲永》故事,“神童教育”在当时也遭到大加抨击。

去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4.5%的受访者认为,媒体对有天分的少年的报道过于拔高;71.2%的受访者表示,媒体报道有天分的少年应当就事论事,不要给孩子贴标签;61.5%的受访者认为,家长应该保护好孩子的兴趣。

对于“神童”的大肆炒作,可能伤害的不止这些孩子本身,宣传带来的“示范效应”也让更多平凡的孩子受累——有分析认为,这些低龄考入名校的孩子们,毕竟是个案,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对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讲,还需遵循青少年心理、身理发展规律量力而行,不要对子女过分施加压力,否则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