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阿嬷售10元爱心便当半世纪 数千人联署要求阿嬷头像铸上硬币
台湾“10元便当阿嬷”庄朱玉女长年在高雄卖10元(新台币‧下同)便当,让贫困的人可以饱餐,一卖就是半世纪,更变卖7栋房产来应付开销,善举广传。
早前,有人发起联署,希望让庄朱玉女阿嬷的头像铸上10元硬币,纪念她的义举。近日联署人数达标,政府机关需在2个月内回应。
“10元便当阿嬷”善举广传
台湾庄朱玉女阿嬷在1951年开始免费提供餐点给码头工人吃,后来因为负担太大,改收10元的费用,虽然便当便宜,但菜色非常丰富,除了炸鱼、爌肉、蔬菜等配菜外,还有鱼汤,令穷困的人可以吃到饱,一卖就是半世纪,阿嬷共变卖了7栋房子来应付开销,善心令人感动。
2000年,庄朱玉女阿嬷因为年事已大,加上曾轻微中风,不得已就停止贩售便当,2015年在家中过世,葬礼上许多人前往哀悼,参加人数超过3千人。
10元便当阿嬷上国币 联署达标成案
6月20日,有网友在“公共政策互联网参与平台”发起联署,以“10元硬币头像,改铸10元便当阿嬷庄朱玉女”为题,希望未来10元硬币的头像能改为阿嬷的肖像。目前,提案联署人数已经突破5000人,正式达标成案。
民主进步党籍立法委员高志鹏在脸书表示,这项提案有个特别的意义,因为重铸硬币的想法,已经先后有民进党籍立委姚文智,及总统府资政宋楚瑜提出,“这是难得跨越蓝绿的共识”。高志鹏强调,无论硬币或纸钞改版与否,本来就每年编列预算重铸、逐年汰换,唯一新增的只有一小笔改版设计费用,“并不会增加财政负担,也绝非浪费公帑”。
许多网友加入附议,认为“比起旧时代的统治者,以仅仅10元让劳工温饱的伟大慈善家,更值得我们纪念”、“10元阿嬷的精神比起老蒋更值得永世传承”、“无私的善举令人感动不已,更值得万世流芳!”;但也有人反对,表示钱币重铸需要花费大量资金,“政府可以不要做这无意义的事情吗?”、“如果印成邮票,会更为妥当”、“阿嬷如果还在,她一定不同意这样的做法,与其换币,不如将换币的成本拿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台湾人”。
(联合新闻网/东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