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波逝世】骨灰葬大海 墓碑难存后人吊无凭 胡佳盼立衣冠冢
刘晓波的身后事在一日之内办完,由早上火化、中午海葬,至下午其兄长刘晓光现身官方安排的记者会,多番感谢政府的协调安排,指海葬决定是家人属意。有学者料,中共这次“快刀斩乱麻”,目的是为防止他的逝世串连起其他维权力量,因此连拜祭的空间也不许容下。
胡佳:刘晓波的坟墓会令当局难以承受 望可留“衣冠冢”
刘晓波的朋友胡佳称,刘晓波的坟墓如果立在北京,而且墓碑上刻上诸如“我没有敌人”之类的话,会令当局非常困窘。许多的人在用凭吊的形式表达反抗,同时能在纪念他的过程中获得力量,这个对当局来说是承受不了的压力。胡佳称曾经想过用衣服、书籍等立“衣冠冢”,他称很多人都期望刘晓波能在北京能够有书写他精神遗产的墓碑。
胡佳称每年,苏州在清明节和4月29日,林昭罹难日的时候,都会有当地和来自中国各地的朋友来纪念林昭,林昭的墓前有摄像镜头,直通当地警局,警方人员会在期间封锁拦阻凭吊的人群,有时候还会抓人。在北京也是如此,杨佳的墓也有这种摄像探头直通北京石景山区的八宝山派出所。如果是晓波的墓地设在北京,那要远远超过林昭和杨佳的影响力。
有线新闻中国组前记者、浸会大学新闻系高级讲师吕秉权直指,官方称遗体处理是按“当地习俗”的说法是明显砌词,“海葬在沈阳并不流行,平均每日一两宗,当局要用钱补贴才会推动到。”他以“快刀斩乱麻”形容今次当局处理刘晓波的身后事,相信当局是有意使刘晓波“死无葬身之地”,防止维权力量集结,“如果有骨灰留下,便可以立下墓碑,串连到一班维权人士。”他指中共不会容许具象征精神的骨灰留下,“即使是按照当年赵紫阳的处理,容许骨灰留在家供奉,每年也会有一群人到家附近拜祭。”
他认为中共今次面对刘晓波去世,处理手段明显比其他维权人士强硬,“陈子明(内地民运人士,于2014年去世)的告别礼,也有2、300亲朋好友到场,但今次刘晓波的告别礼只有十数名,并有疑似临记。”而异见人士如陈光诚,其妻儿亦能跟随陈离开中国。
他认为事件反映中共政权忌惮刘晓波甚于其他维权人士,指曾读过环球时报一篇关于异见人士的文章,内文将刘晓波定型为“大异”,其他几个则是“小异”,相信中共希望将集结维权人士的力量摧毁于萌芽之中。
刘晓波逝世后至今,刘霞始终没有现身于公众视线,官方指她目前要“不被打扰”,有关她的消息,只能从官方发布的讯息中获取。
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认为,官方就刘晓波的后事安排显得刻意,形容是“装模作样的交代”。他认为,现时官方的种种安排,都有种似“剧本式”的效果,包括刘晓光及官方发言人在记者会中的神色,并回避现场记者所有提问,“如果是光明正大,为何不回应?令人怀疑是否心中有愧。”
另外,蔡子强认为,一般人面对至亲离世,根本无暇及无心情拍摄下丧事过程,更何况如此仔细的记录,他相信,不会是刘霞要求拍录的,感觉上是政府要拍摄,并以此向公众交代。他又质疑,如果刘霞是自由的,为何没有出席记者会?他直言,公众对官员的信任程度“好低”,目前所有都只是官方的一面之词,刘霞现身说法是释除公众疑虑最有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