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乌战争到以巴冲突 中国立场为何重要?

撰文: 泉野
出版:更新:

俄乌战争爆发之际,中国究竟会做什么、怎么做,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以至于战火爆发当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反复追问着发言人华春莹这几个问题:中国会不会谴责俄罗斯?会不会承认俄罗斯的行为是“入侵”?会不会给俄罗斯提供武器装备?(更多内容见《面对乌克兰局势 中国“不会做什么”与“会做什么”》

同样的情形,发生在最新一次的以巴冲突之后。10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就当前以巴冲突连答16问,各方记者反复追问的问题是:中国政府是否认为伊斯兰组织哈马斯上周六的袭击是恐怖主义行为?中方会否直接谴责巴勒斯坦的行为?中方会否利用即将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就巴以冲突提出应对和解决方案?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方会做出哪些政治和外交努力?

以巴冲突:图为2023年10月9日,加沙地带房屋被摧毁,一名巴勒斯坦人坐在瓦砾堆中。(Reuters)

冲突发生后,虽然以色列驻华使馆称,中国是以色列好朋友,希望中国谴责巴勒斯坦的行为。正在北京访问的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也呼吁中方在哈马斯发动致命袭击后支持以色列,并对中方没有展示出同情表示“失望”。但中国始终保持己方的立场和态度不动摇。而从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态来看,中国针对以巴冲突的立场和态度可分为三个层次,且互为递进关系。

首先,针对平民的伤害必须反对和谴责,用毛宁的话说,“中方高度关注近来巴以冲突持续升级,对巴以冲突造成平民伤亡感到十分痛心,反对和谴责伤害平民的行为”;其次,尽快停火止战是当务之急,因为扩大冲突只会加剧两败俱伤,“中方反对扩大冲突、破坏地区稳定的行动,希望尽快停火止战,恢复和平。国际社会应切实发挥作用,共同推动局势降温。”最后,以巴冲突由来已久,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回到“两国方案”,因为“解决巴以冲突循环往复的出路在于恢复和谈,落实‘两国方案’,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通过政治方式实现全面妥善解决,使各方合理关切得到保障。”

以巴冲突:图为2023年10月9日,以色列攻击加沙后,一处冒出烟雾。(Reuters)

从俄乌战争到以巴冲突,虽然中国的表态延续了一贯的外交立场,比如劝和促谈、不选边站,这样的立场在不少国家看来是在“两边下注”“和稀泥”,但当事态发生后国际社会一再追问中国既定的立场至少说明,一方面中国在外交事务上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俄乌战争这场持久战延续至今,中国无疑是最有希望承担中间调解人的国家,另一方面面对愈发动荡的世界和共同安全观的解体,很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劝和促谈”的实际作用力,此前中国促成沙特和伊朗复交,就是典型的外交案例。

与俄乌战争相比,今次的以巴冲突牵涉的范围更广,宗教等因素也更为复杂。习近平在今年六月会见来访的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时已经清晰表达过中国的立场,彼时习近平提了三点主张:第一,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第二,巴勒斯坦经济民生需求应该得到保障,国际社会应该加大对巴勒斯坦发展援助和人道主义帮扶。第三,要坚持和谈正确方向。尊重耶路撒冷宗教圣地历史上形成的现状,摒弃过激和挑衅言行,推动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影响的国际和平会议,为重启和谈创造条件,为帮助巴以两国和平共处作出切实努力。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14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访华的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Mahmoud Abbas)会谈(Reuters)

所以不管是以色列驻华使馆的寄望还是舒默的“失望”,都只是站在己方立场上的态度表达,这好比有驻外记者评论的,站在以色列一边还是站在巴勒斯坦一边,完全取决于从哪个角度和哪个时间点来看。中东问题专家马晓霖就此评论道,“呼吁停火,劝和促谈,谴责任何一方的暴力、暴行,这是基本原则。还有一点根本性的、原则性的问题大家要清楚:巴以之间是非法占领与反占领的国际法事实和国际共识,不是部分国家舆论宣传的所谓反恐与恐怖主义问题,双方武装都存在违反国际法的表现,差别在于大恶与小恶、长恶与短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