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最可能引爆台海战争?美国“弃台论”头号学者的警示

撰文: 应濯
出版:更新:

9月11日,国际关系学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在台北出席“2023地缘政治高峰论坛”时,对台海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作出了分析。

据中评社与联合早报的报道,米尔斯海默大约从五个维度来分析台海战争的可能性:如果台海发生战争,将会是中美两大强权之间的战争;中美都是拥核大国,两国之间的战争非常危险;中国大陆如果进攻台湾,需要越过台海,面临大规模两栖作战的困难;解放军缺乏实战经验,而且要面对美日对台湾的支援;如果发动战争不能速战速决,恐会陷入延宕。他进而认为从军事因素考虑中国大陆在短期内不会发动战争,但他表示台海因政治因素爆发战争的可能性高于军事因素,如果台湾宣布独立,中国大陆肯定无法接受,反之,如果台湾能避免去谈台独这件事,避免激怒中国大陆,就能维持现在情况,而这正是台湾能从乌克兰学到的经验。

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北京清华大学国关研究院供图)

作为一位以现实主义著称并曾精准预测到乌克兰悲剧命运的学者,米尔斯海默在俄乌战争爆发一年多的当下分析台海战争的可能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他认为引爆台海战争最可能原因是台湾宣布独立,比较符合两岸的政治现实。中国大陆当然希望尽早实现两岸统一,不愿看到两岸问题一直拖延下去,但愿望总归要受制于现实。从当下中国大陆的综合实力、中国大陆的价值追求和中美在台海的地缘政治博弈来看,摆在中国大陆面前最佳的选择依然是和平统一,但除非有重大突发变故,不然短期内台湾社会是高度缺乏与中国大陆和平统一的政治意愿。这就使得尽管中国大陆非常期望两岸统一,但在短期内只能继续忍受两岸维持现状。

可当台湾不顾中国大陆的主观感受,执意追求独立,那么中国大陆将忍无可忍,只能依据《反分裂国家法》作出反击,其后果恐怕将是台湾难以承受之重。当然,台海战争对中国大陆同样不是好事,尤其当战争不能速战速决,势必严重消耗中国大陆的综合实力,危及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辛苦积累的发展成果。但正如米尔斯海默所认为的有时战争的发生是政治必要性大于军事考量,当台独彻底激怒中国大陆,政治决策的形势将发生逆转。

以米尔斯海默分析的乌克兰为例,从现实主义视角来看,当乌克兰不再充当俄罗斯和美欧之间的沟通桥梁,而是让俄罗斯感到威胁时,乌克兰的悲剧将不可避免。与乌克兰的情况不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大陆的综合实力又强于经济日渐衰落的俄罗斯,一旦两岸之间发生战争,其后果虽是中国大陆所不愿见到的,却更是台湾难以承受的噩梦。现代社会有不同的理念和意识形态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政治决策不能被理念和意识形态裹挟,而是应该回归现实主义,否则便是贻误苍生。

2022年8月3日,佩洛西与蔡英文会晤。佩洛西访台恶化了台海局势。(蔡英文IG)

不过,沿着米尔斯海默的观点进一步思考,中国大陆对于两岸现状的忍受同样是一种理性的现实主义态度。去年佩洛西(Nancy Pelosi)访台前后,中国大陆舆论场硝烟四起,许多人都误以为战争一触即发,但最终中国大陆保持了高度理性和清醒,为国家发展赢得了宝贵时间。国家是河流上的行船,对于中国大陆来说,目前最需要的依然是时间,是经济和科技全面崛起、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日益公正、民主法制不断完善的时间。在对台独保持必要而又强有力的威慑的同时,随着中国大陆综合实力的提升,美国、日本介入台海战争的可能性只会越来越低,台湾社会认同“一个中国”的声音将不断增加,两岸和平统一的希望自然会越来越大。

米尔斯海默一度被不少人形容为“弃台论”头号学者,是因为2014年他曾发表一个观点“对台湾说再见”,认为如果中国大陆继续像过去30年那样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最终中国大陆会超越美国,美国介入台海问题的收益将逐渐被成本反超。这同样说明了积极争取宝贵的时间窗口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中国大陆最合理的选择。只要有经济发展带来的综合实力增长,哪怕台海出现突发变故,中国大陆都会更有底气和条件争取有利结果。正因这样,当下中国大陆能不能早日让经济企稳回升,能不能重新激发社会活力与创造力,将是最重要的任务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