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记李强的三重重压
处于仕途上升路径的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如今遭遇了从政以来最大的困难,尽管镜头前,他仍然从容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物资调配该部署部署,民众情绪该抚慰抚慰,一切都“有条不紊”。
但是,气氛显然是不寻常的。他所面临的困难远比人们目力所及的要严峻许多,这不是在面对上海老妇指责防疫不足时只能唾面自干那样简单。
其一,4月20日上海市已有两个区实现社会面清零,但是疫情的转折点仍未到来,上海每天新增确诊人数仍然在两三千以上,而无症状感染者则持续在万人以上。
千万城市人口处于封控状态,生活物资配送改善迟缓,民众长期压抑情绪难以释放,在可预见的未来,负面效应有可能还将持续延续若干天。如今,人们几乎每天都能收到来自上海的一些负面消息,最近上海几乎每天都在处分基层官员。
这对生活在上海的万千生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同时也是对上海国际形象的考验——这恐怕是谁都难以负责的。
其二,李强还要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上海是否会就此元气大伤。
早在1月份,上海市人大会议决定将其年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5%,但随着3月下旬迄今的疫情“突然因素超过预期”,这一目标的实现似乎变得越来越困难。
4月1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全国增速为4.8%,而目前已经有13省市区公布数据,预计上海要到4月下旬才公布。不过,上海经济的停滞肉眼可见,因为封控政策,众多上海企业不得不宣布停工停产,并且已经引发了市场供应链混乱。
尽管上海尚未完全复工复产,但是在企业和经济形势压力下,上海不得不在尚未完全遏制疫情蔓延的情况下允许一部分企业复工复产。4月19日,就在上海金山、崇明首次社会面清零的情况下,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经历长达22天的停工后宣布复工复产,并逐渐恢复满产水平。此外,另有一些被告知需要延期复工复产,可能被纳入第二批、第三批……
不过,上海的对外物流尚未重新开启,一些企业可能在复工复产不久重新面临零配件库存不足的难题。
所以,李强必须要争分夺秒,尽快扑灭这场“火”,恢复对外交通,这对一个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来说至关重要。
其三,李强可能感受到的紧迫感也有部分来自即将到来的中共二十大。
按照以往惯例,新一届上海党代会将在5月下旬召开,它不仅要决定未来五年上海的发展蓝图,而且还要选举出席中共二十大的代表,以及铺垫中共二十大后对上海的人事布局。这可能是目前压在李强身上同样紧迫的政治任务。
当然,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即尽快结束这场疫情,恢复上海的秩序,抚平来自各方面的不满声音,李强能经受住这重考验吗?时间已经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