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站|刘建超,新任中国外长人选?
由于杨洁篪、王毅二人的年龄问题,中国新任外长乃至外交系统领导层的未来格局对外界来说,充满了不确定性,各种纷繁猜测也是不绝于耳。
1月11日,中共外办副主任刘建超出席习近平等七常委参加的省部级高阶研讨班,与现任国台办主任刘结一、中财办常务副主任韩文秀等同一排就座。有媒体消息据此认为,刘建超已履新中央外办常务副主任,跻身正部级,由此也成为新任外长热门人选之一,或能“弯道超车”中国外交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外长乐玉成,入主外交部。
果真如此吗?
的确,1964年2月出生的刘建超像大多数中国外交官员那样早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这样的语言类学校(同时也是中国外交官的摇篮之一),1986年又在牛津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习一年,自此正式加入中国外交部。
相较于其他人来说,刘建超的履历拥有不少特别的标签。其一,他曾长期在外交部新闻司工作,而且作为最为著名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之一两度主持外交部新闻司。
其二,驻外经历有限,除两次2009年至2013年先后充任驻菲律宾、驻印尼特命全权大使外,无其他“大国”驻外经验,这也是外界一直并不特别看好刘建超的原因。
其三,拥有地方从政经历和纪委经验的外交官,这在中共外交系统中少之又少。
2015年9月,在中共海外猎狐行动受到越来越多阻碍的背景下,刘建超突然离开外交系统,转战中纪委,以副部级官员身份主持中共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中纪委国际合作局,并兼任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负责为可能引发的国际纠纷扫清障碍,持续推进海外猎狐。
2016年在回答到国外的中国公民依然能够持有或者不失去中国户口,是否为中国政府追逃那些海外贪官造成一定困难时,刘建超称,中国公民移居其他国家,依然保持中国户口,根据国际法,也根据中国出入境管理法的规定,确认这些人依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如果有经济犯罪,就要受到天网行动下猎狐行动的缉捕,如果这些人是党员或者国家工作人员,在整个天网行动下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缉捕,对我们开展追逃追赃不构成任何障碍。
2017年4月,结束一年多的中纪委国际合作局工作后,刘建超首次外放浙江任省委常委兼纪委书记,不过,仅仅一年后,刘建超便重返外交系统,进入中共最高外交决策机制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任办公室副主任。
可以说,在中国新外长的众多人选中,刘建超的经历最是特立独行。
不过,即便刘建超此次跻身正部级,恐怕也很难就此断言锁定外长一职。尽管中央外办常务副主任的确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岗位,作为杨洁篪的副手,刘建超可以接触到外交战略决策的方方面面,但是这一切还远远不够。
首先,中央外办常务副主任一职空缺了3年,而两位前任从宋涛到孔泉,都没有重回外交部主政,前者主持中联部,而后者更是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退休。
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中央外办任职,还是中纪委系统任职,都意味着刘建超已经长期脱离外交一线,对一个颇为讲究国际人脉的岗位来说,这并非优势。
再次,作为主要的竞争对手之一,乐玉成虽然没有超前跻身正部级,但并不缺乏中央外办工作经验——乐玉成在2016年任中央外办副主任,2018年恰恰是刘建超与之对调了岗位,且从驻外经历看,从苏联到俄罗斯、从哈萨克斯坦到印度,从欧亚司到政策研究司,履历相当完善。
当然,乐玉成也有自己的劣势,从未经历外交以外的训练,这是否会限制他思考问题的思路,等等,这应该就是中央外办工作经验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