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统一宣言”与蔡英文“抗中保台” 是民族与民主的对决?
台湾庆祝双十节日前,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先于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表示“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依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而蔡英文则以坚持民主自由、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中华民国台湾前途有台湾人民决定等作为回应,两岸因此进入新一轮的政治交锋。
有台湾分析认为,习近平与蔡英文的谈话显现出,两岸现正处于“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对撞。该种说法认为,北京虽抢夺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继承权,但已将“还权于民”抛在脑后,只着重于以爱国思想与民族主义作为统治的合法基础,也只能以此作为两岸统一的最后手段。相反的,蔡英文则提出“民主保台、维持现状”作为回应,亦即“民主制度”是台湾最不能退让的底线,也是用以保卫台湾与对岸做出区隔的利器。
两岸民众或都对大陆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与爱国情绪十分有感,但若以为光是激发爱国思想就足以成为执政合法性的基础,那恐怕太过偏颇与天真。倘若大陆没有先致力于脱贫、经济成长及国家发展,令民众享有不错的生活质量与未来展望,又怎能激发出人民对国家的认同与荣誉感,进而演变成所谓的“民族主义”情绪?
台湾曾有句调侃的话说“肚子扁扁也要投给阿扁(陈水扁)”,然而尽管经济有好有坏,当时台湾还“肚子扁扁”的人其实已不在多数,也比大陆更早有余力去思考不同的意识形态要求。但若要说现在的蔡英文或者台湾人所在意的是民主,与大陆是民主与民族的对抗,那首先是太过简化大陆执政合法性基础,第二则是高估了“民主”在两岸问题的地位。
台湾人习惯或崇尚民主毫无疑问,不论未来走向统一或是独立,台湾民众必然都想维持原有的民主制度,但造成当前两岸僵局的关键,民主显然不是主要因素。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倘若中国大陆同样走向民主化,台湾是否就同意两岸统一?主流台派的说法必然是否定的,原因不外乎台湾与中国大陆是“不同国家”,而不是因为大陆“缺乏民主”。
民主很多时候都是一个精美的包装纸,只要有这层民主外衣,一切说法都能变得合情合理。例如美国与专制政权的往来在所多有,但当大陆的崛起对美国垄断世界秩序造成威胁时,民主对抗威权就成为一连串遏华政策贯冕堂皇的理由。在台湾同样如此,两岸统一的阻碍在于民族意识的塑造,绿营从教科书、影视作品到文化的潜移默化,都在塑造台湾与中国的切割史观,这类史观虽有其矛盾谬误,但只要与“民主自由”这最后一道包装相结合,就能成为与对岸最强烈的区隔。
对当权者的纵容吹捧、对异议者的霸凌追杀、放任行政权力毫无节制的扩张,并对制衡机关上下其手,对民生民意置之不理,这种“台式民主”与其说是把“民主自由”当作难以舍弃的内核,其实更像台湾经常嘲笑对岸的“民族主义”。民进党满足支持者“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民族主义需求,支持者则纵容他的傲慢强横,双方以“自由民主”之名作出等价交换,便因此以为自己比专制政权来的更加高尚。
民族主义在台湾能以民主主义为名义玩弄到什么程度?基进党立委陈柏惟台独立场鲜明,为了能安然度过此次罢免危机,民进党帮忙喊出“反对报复式罢免”的口号,陈柏惟团队亦表示罢免活动背后“充满中共在背后操控的影子”,是为了打击台独进程,并声称守住陈柏惟就是“守护台湾民主”。
陈柏惟这名肇事逃逸的立委真是个大人物,对台独的贡献程度竟大到中共要亲自出手罢免;而台湾的民主也真是无比脆弱,竟然没有了陈柏惟就变得无以为继,而原本绿营声称最神圣民主的罢免,一到他们身上就变成了霸凌,民主在他们手上还真是玩弄得不亦乐乎。这种荒谬的谎言虽不知道有多少台湾人相信,但从此案例,不难看出陈柏惟以“民主主义”为名,但实为要求“民族主义”内涵的意图,此类情况,在台湾社会可谓比比皆是。
民主制度是当然是大多数台湾人的追求,两岸统一能否继续维系民主制度,当然也是台湾的普遍忧虑,但若将此作为两岸冲突的关键,那不免有些自欺欺人。台湾与大陆与其说是“民主”与“民族”的对撞,其实更像是“两个民族主义”情绿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