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性侵风波|揭企业文化三大弊病 年轻人躺平是唯一选择吗?

撰文: 蔡苡柔 姜庚宇
出版:更新:

日前,阿里巴巴女员工遭性侵、在公司内部求助无门一事引发舆论抨击。曾经,“进大厂(科网巨头)工作”是许多内地青年的目标,但此次性侵风波再次引发许多网民对大厂企业文化的质疑。

从“996”工作制、“破冰文化”再到大厂“花名”制度都引发批评。但是根据2021年《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3月底发布的一份调查,00后仍旧把进入互联网行业当成首选,字节跳动、华为、阿里巴巴是00后心中最有创新活力的公司,腾讯则居于第四。

对于内地年轻人而言,“大厂”(科网巨头)仍旧有吸引力吗?“内卷”“打工人”和“躺平”成为内地网络热词的同时,是否也反映内地青年对大厂企业文化的不满?

内地网友对于躺平主义有“躺平是等死、不躺平是猝死”的说法。(微博@嘴巴客)

过劳文化:“逃离996”的年轻人

2019年,“996”工作制掀起许多讨论。起因为有浙江杭州的电商宣布推出“996工作制”,早上9时上班晚上9时下班,一周工作6天。而后马云的“996是福报”说法引起巨大的争议,更有内地互联网的程序员创立“996.ICU”的网站,批评“996”制度,也让许多网民跳出来分享大厂的“加班文化”。

2021年内地电商巨头“拼多多”22岁员工在凌晨下班后猝死,再次让内地科技公司普遍存在的“996工作制”“加班文化”遭抨击,开始有了年轻人“逃离大厂”的讨论。今年4月,微信公众号“深燃”发布文章《逃离大厂,我选择体制内养老》内文提到,“互联网大厂因为薪资和前景”对于圈外人来说仍有吸引力。但是越来越多人选择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因为压力变小,闲暇之余还能养花养猫,“从此活得更像人。”

职场的过劳问题在亚洲非常严重,日剧《我要准时下班》因此掀起许多讨论引发许多人共鸣。(《我要准时下班》剧照 )

97后的“大苹果”就是这样想逃离大厂的年轻人。她在接受《香港01》记者访问时提到,自己对进“大厂”工作并不心动,“我想当普通员工,身边的人也是”,不过大学念西班牙语、研究所念哲学的她认为,这可能也与自己的学科有关。97后“t0s”则向记者表示,比起“大厂”他宁愿去相比下更没有工作压力的电子厂。

“大苹果”和“t0s”的回答也反映出内地网络热词:“躺平”流行的原因,如果要避免高度竞争引发“内卷”(过度竞争)、要当快乐“打工人”,远离科网龙头企业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成为企业的螺丝:“花名制度”

除了加班文化,在这次的阿里性侵风波之中,科网巨头的“花名”制度也成为讨论的目标。阿里巴巴内部要员工都取不同本名的“外号”,例如马云叫做“风清扬”,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张勇外号“逍遥子”此次性侵案爆发也让“花名”是否掩盖加害者以及相关主管身分一事引起讨论。

阿里女员工投诉无门只能到阿里食堂派传单,传单上的名字都是公司内部人员的“花名”。(微博@赵宏民)

据了解,阿里巴巴过去员工还不多的时候,都以武侠角色取名,后来随著公司快速扩张,开放员工自己取外号,称作“花名”。截至2021年3月31日,阿里巴巴员工总数为251,462人,不能重名,要取的“花名”数字超越2021年杭州新生儿总数。腾讯则多以英文名字称呼同事,网易也有“不用本名”的花名制度,成为科网巨头独特的文化。

虎嗅视频日前发布的“虎学研究大厂”系列提到,花名制度是科网巨头“量化控制手段之一”, 员工不再使用社会名字,进了公司的门你不再是你自己,是创造出一个“职缘部落”、重建个人身份的过程,批评是一种“企业文化屏蔽自我意识的精神狗牌”,也有许多网民联想到宫崎骏动画《千与千寻》,质疑为何要“没收人的真实姓名。”

高薪、亮丽名片:科网巨头仍有吸引力

在阿里性侵风波后,象征开放的“破冰文化”(点击全文)、团建活动都引发批评,逼迫员工陪酒等都成为网民热议的话题。加上前述的“过劳文化”、“花名制度”,这些弊病,会否让内地年轻人对进“大厂”(科网巨头)有所迟疑?

95年后生的Tora认为,自己一样会选择大厂,“因为新人没经验,优先选择大厂是一种保护,毕竟企业结构更完善。”Tora也提到,陪酒事件也不是什么阿里专属的企业文化,作为阿里人的身分发到网上去“至少看的人多一点,解决问题没准还快一点”。

能进阿里巴巴等科网巨头工作仍是许多人的目标,薪资和履历考量至关重要。(AP)

23岁的小柳念的是社会学。他告诉记者,身边的程序员(注:程式设计师)更多的选择国际的大厂避免过劳问题,阿里跟华为不在选项之内,他也提到,选择大厂的理由无非是工资。

今年三月份,中青校媒发布的一份访谈内地5,868名大学生的“大学生求职力”问卷调查,互联网行业仍旧是00后的首选,此外学生投出眼中最具创新力的公司: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居于第一位,华为第二、阿里巴巴跟腾讯则分居三、四。

根据《中国青年报》的采访,大学生意向新兴职业前几名,包括在线(线上)教育老师(53.29%)短视频/直播运营(51.3%)、全媒体运营师(43.36%)、大数据研究员(35.11%)都与互联网行业息息相关。而仍旧有超过八成以上的年轻人希望进入互联网行业工作。而到一线城市、龙头企业工作仍是许多年轻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