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步入“后人口红利时代” 5千万高技能人才仍远不足够

撰文: 泉野
出版:更新:

5月11日,中国官方终于对外公布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不同于外界的悲观预计,官方通报称中国人口总数仍超过14亿。按照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会上的通报,中国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中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此外,中国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23,339,956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38,768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

中国官方公布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备受各方关注。(新华社)

虽然中国人口总数仍超过14亿,人口红利仍在,但进入到新发展阶段,人口红利的边际效应递减已是大势所趋。后人口红利时代,中国亟需加快发展人才经济,这也是应对人口低速增长态势的必要之举。

人才经济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是牵头的,而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基础性的。事实上,自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各国都在保就业,并辅之以具体的政策帮扶。比如日本放宽雇佣补贴,探索共享用工;马来西亚发展零工经济,鼓励灵活就业;俄罗斯搭建对接平台,增加实践机会;西班牙扩大职业教育,加强技能认证……

在2020年因疫情影响推迟召开的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并强调要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其中,不管是“六保”还是“六稳”,保就业都居于首要位置。

保就业很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但随着新发展阶段到来,一方面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比如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需要在改善需求上下功夫,创造更多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岗位;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快发展人才经济。

人才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随着新一轮科技信息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到来,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老问题就有了新意义。过去,中国可以依托于巨大的人口红利充当“世界工厂”,这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已经不适用;过去,作为中国经济基石的制造业是传统的、粗放的,而今天制造业已经越来越数字化。

此外,当前社会发展不仅催生了很多数字经济新兴产业,比如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而且很多传统产业也都在向现代化升级,包括互联网医疗、精准农业、无人驾驶等,这在以往同样是不可想象的。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迭代发展,诸多传统产业都在向现代化升级。(多维新闻)

技术在进步,产业在变革,模式在颠覆,可人才培养的结构目前尚不能很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产业结构升级。尽管中国技能劳动者已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但在就业人口总量中的比例还不高。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推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另外,要完善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同时,通过政府引导健全对技术工人和职业学校支持的政策,畅通人才发展渠道,从源头上提高技能人才培养比例。

在经济发展中,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第一次提出“人才兴国战略”,时至今日,“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中国,面临的内外环境已经大大不同,将人才经济作为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迫切。按照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所展望的2035年远景目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等,都需要人才,而且是适应于新经济的新型人才。这些新型人才,在中国发展最高速的阶段成长,在中国财富分化最剧烈的时代进入社会,必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过去四年时间里,面对美国以华为和字节跳动作为靶心而发动的科技战,中国人越来越意识到,必须科技自主,不能受制于人。

例如在“十四五”规划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被放在了十三大事项的最前面。按照“十四五”规划中的表述,“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