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后高铁时代”来临 磁浮交通为何获寄予厚望?

撰文: 刘言
出版:更新:

作为磁浮交通商业运营线路最长、类别最全的国家,在目前全球处于营运状态的五条磁浮列车线路中,中国占据了其中的三条,先后建成了上海高速磁浮,以及中低速磁浮商业运营长沙磁浮快线、北京S1线。近日,全球首个时速160公里、内嵌式磁浮交通系统亮相首届2021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再度引发了人们对磁浮交通系统在中国发展的关注。

4月22日至24日,首届2021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开幕。此次工博会以“工业引领,赋能产业新发展”为主题,分设工业自动化、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轨道交通、机器人、工业配套、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七大主题展,全方位展示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各个关键环节。

工博会上亮相的由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全球首个时速160公里、内嵌式磁浮交通系统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新筑总工程师简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内嵌式磁浮速度可满足市域时速160公里等交通的需要,其加速能力、爬坡能力、转弯半径等指标具有比较优势,同时列车更平稳、产生的噪声也更小。目前新筑公司已在成都新津建设了3.6公里的中低速磁浮模拟商业运营试验线。

全球首个时速160公里的内嵌式磁浮交通系统亮相中国成都。(微博@双流黄水)

磁浮列车,又称磁悬浮列车,分为超导和常导两大类,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浮列车的最高时速理论上可以接近1,200公里。磁悬浮技术的研究起源于德国,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Hermann Kemper)从列车最大阻力来自列车车轮与轮轨摩擦受到启发,联想到假如列车悬浮于轨道之上,没有磨擦是否会跑得更快,由此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1934年他申请到全球首项有关磁浮技术的专利。

磁悬浮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电磁浮原理,以磁铁对抗地心引力,让车辆悬浮起来,用电磁力引导推动列车前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以适应经济发展和民生需要,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磁悬浮运输系统的研发。

磁浮交通的革命性在于列车和轨道融为一体,列车贴着轨道的非接触飞行,使列车运营不受恶劣天气影响,可在8级台风、冰、雪、雨、雷电等恶劣气候环境中不间断运营,并且还降低了列车运行的振动和噪声,排除了运营列车脱轨或颠覆的隐患,降低了全寿命周期成本。

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对低速常导型磁悬浮列车进行研究。西南交通大学于1994年10月建成了中国首条磁悬浮铁路试验线,并同时开展了磁悬浮列车的载人试验,1996年1月通过中国铁道部组织的专家鉴定。

2002年12月31日,全球第三条磁浮列车线路——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在中国举行了通车典礼,同时它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条商业营运的高速磁浮列车线路(通常指时速大于250公里)。

2016年5月,由中车株洲电机公司牵头研制的时速100公里长沙磁浮快线列车上线运营,该快线连接长沙火车南站和黄花机场,全长18.5公里,是中国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商业运营示范项目。首列商用磁浮1.0版列车的运行,标志着中国磁浮技术从实验室正式迈入商业应用,这也使得中国成为继德国、日本、韩国后全球第四个掌握中低速磁悬浮技术的国家。

2015年12月,中国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铁路——湖南长沙中低速磁浮快线上线试车。(新华社)

基于已有研制和运营经验,中车株洲电机公司牵头联合湖南省磁浮技术研究中心、国防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国家磁浮中心、中铁二院、湖南省交通设计院、西南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20余家单位,于2018年6月研制出中国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车。2020年4月28日, 2.0版列车在长沙磁浮快线跑出了160公里的时速,完成最高设计速度的达速测试。与商用磁浮1.0版列车较适用于城区不同,2.0版列车已适用于中心城市到卫星城之间的交通。

官方数据显示,至2020年5月5日,长沙磁浮快线已运营1,461天,累计开行204,511列次,运营总里程380.04万列公里,单日客流峰值突破1.6万人次,客流总数超过1,500万人次,运行图兑现率99.96%,列车正点率99.91%。

此次内嵌式磁浮交通系统亮相首届2021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有业界人士表示,较之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可节约建设成本10%左右和运营维保成本30%以上。简炼就此举例称,一般轮轨列车“十年一次大修”,而上海磁悬浮从2003年正式通车至今已运行18年之久,尚未经历过一次大修。

早前中国未大规模推进磁悬浮列车,而是选择了全力推进高铁发展有着多重考虑。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抉择,当下磁浮交通技术研发在中国被加速推进,其关键技术被列入了国家级规划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

+6

2018年9月26日,在中国电气化铁路发展60年暨智能牵引供电技术论坛上,铁道电气化自动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清泉表示,后高铁时代,除推进和完善智能高铁发展外,依据中国国情及发展趋势,磁浮交通或将是又一张与高铁齐名的国家名片。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供应链不受国际环境变化影响,为中国磁浮交通的稳定发展及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保障。随着中国大中型城市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对轨道交通的需求与日俱增,中低速磁浮交通或将成为更安全、更环保、更有效率、更经济的广谱公共交通方式。

另一方面,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于2019年5月在山东青岛下线,由中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于2020年1月在成都下线。中国高速磁浮的发展业已有了三个发展阶段的规划图,2031年到2050年形成规模发展,建立世界领先的磁浮体系是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