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究竟扮演什么角色
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政治局会议指出,进一步规范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立、职责和运行,对于发挥好对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职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这足以说明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在中国政治运行中的重要性。
顾名思义,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是中共中央针对重要领域设立的跨部门的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政治局会议强调:“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要准确把握职责定位,坚持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对重大工作实施更为有效的统领和协调,做到统筹不代替、到位不越位。”这说明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不是随意设立,不是无关紧要,而是“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不会越位代替具体部门的工作。
与香港有最直接关联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是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其中的一个副组长是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香港、澳门的事务,成员除了包括港澳系统的官员之外,还包括统战系统、政法系统、外交系统、广东的官员。与台湾有最直接关联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是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外交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是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负责经济工作的是中央财经委员会。
2012年十八大以来,既新组建了许多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又提升了不少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规格。比如,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成立的习近平领衔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过去10年中国政治生活中起到十分重要作用。
2018年十九届三中全会既决定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中央审计委员会、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又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讯息化领导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改为委员会。2023年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因应形势变化,成立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科技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
2018年习近平在《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决定稿和方案稿的说明》中谈到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按主要战线、主要领域适当归并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统一各委员会名称,目的就是加强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本次6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既有指出“设立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是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推动重大任务落实的重要制度安排”,又有强调“对于发挥好对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职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条块分割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央部委自上而下负责的专门领域的事务是“条条”,各个地方政府所负责的某个行政区域的综合事务是“块块”。条块分割虽合乎长期以来的现实,但有可能造成责任不清晰、政出多门、互相扯皮的问题。在具体政治运行中,不同部门、不同地方政府的分工往往错综复杂。
正因这样,为了统筹调配资源,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往往涵盖不同部门、不同地方政府,能起到“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的作用,从而“形成统一高效的领导体制,保证党实施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其他机构协调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