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学院董小姐事件为何刺痛那么多人

撰文: 应濯
出版:更新:

连日来,因中日友好医院一起出轨新闻而曝光的北京协和医学院董小姐事件和4+4招生项目在内地网络引发广泛关注,许多人从起初的看八卦心态变为震惊和不满。

被曝光的董小姐原本在美国大学读本科,专业是经济学,但后来通过北京协和医学院4+4招生项目,成为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学院4+4招生项目是参考美国经验所采取的4年非医学专业教育+4年医学教育的培养模式。不过,4+4招生项目有要求申请者选修一定学时的生物学、化学基础课程。网上讯息显示,除了董小姐之外,北京协和医学院4+4招生项目的申请者本科专业还包括园艺。许多人查询申请者的履历和论文后,质疑北京协和医学院4+4招生项目存在不公或舞弊问题。

从已有讯息来看,董小姐出生于北京体制内精英家庭,她的家庭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人脉,从而给了董小姐走捷径的机会。许多网民担心,中国社会的机会正在被像董小姐那样有背景、有关系的人所垄断,他们共同织成庞大、封闭的利益网络,既破坏选贤与能的人才选拔原则,又导致普通家庭出身的人越来越难以改变命运。

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被妻子实名举报多次婚内出轨,进而让北京协和医学院董小姐事件和4+4招生项目引发关注。(微博)

不过历来以敢于直言著称的著名生物学家、首都医科大学前校长饶毅表示,“协和的‘4+4’当然不是为权贵而专门设置的”,“录取出国读本科的国内孩子,被误解为权贵渠道的录取方式,估计其实是为了国际化而缺乏非华人的海外申请者而退而求其次的权宜之计”。他认为,“舆论对具体几位医生和新毕业生的批评,有道理”,但“不宜肆意扩大”,“4+4是培养体制,与舞弊、违规无必然联系”。但与此同时,饶毅有批评协和医学院在过去三四十年间形成的近亲繁殖问题。

目前国家卫健委已经宣布展开调查,预计不久后会公布结果。在讨论北京协和医学院董小姐事件,应该区分个案与4+4招生项目的不同。对于个案来说,应该尊重事实,如果董小姐事件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招生存在不公或腐败,应当依法处理。对于4+4模式的评判应该回归理性,分清初衷和实践效果的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从4+4招生项目初衷来说,确实有利于丰富医生群体的本科专业背景,有利于为那些本科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提供学医机会。在整个中国社会仍流行“一考定终身”现象,在知识日益复杂多样的当代,4+4招生项目至少有合理的初衷。应该看到的是,医生是终身学习的职业,4+4模式只是医学教育的开始,后续还需医院的临床规培。然而,初衷和实践效果有时是两回事,如果4+4模式执行过程中被关系、特权、灰色交易所侵蚀,那么,4+4模式只会背离初衷,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董袭莹本科为经济学,通过协和4+4课程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资料图片)

相比于4+4模式,中国主流的医生培养模式是五年医学本科再加上后续的医学研究生教育,对医生的本科专业有严格要求。这样的模式当然不如4+4模式灵活。但任何改革的推进都应慎重和任人唯贤。医生是救死扶伤的职业,在推行4+4模式改革时理当保持审慎、周密,如果不能保持公正和防止近亲繁殖,怎么取信于人?

北京协和医学院4+4招生项目和董小姐事件,究竟存在多少问题,还有待于调查结果的公布。这说明无论是推进改革还是为了社会公平,都离不开行之有效的社会监督。正是因为社会监督的存在,人们才猛然发现有着百年声誉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存在的问题,才为后续在阳光下查缺补漏、解决问题创造可能。

通过观察北京协和医学院4+4招生项目和董小姐事件的舆情可以发现,近亲繁殖、利益结构固化问题已经成为人心的痛点,成为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尤其是在近年来许多人收入下降和中下阶层难以改变命运的情势下,董小姐事件才刺痛那么多人。

公平是合乎人性的现代社会价值,是健康、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石。无论是传统中国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说法还是现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理想,都包含公平价值。无论北京协和医学院4+4招生项目和董小姐事件的调查结果是什么,舆情的走向已经说明,强化社会监督,促进公平,为底层民众兜底,让更多普通人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已经愈发成为中国社会缓解阶层矛盾、赢得人心的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