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护照︱中国创先河、世卫不建议 “国际健康码”时机未到?

撰文: 张育铭
出版:更新: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于2021年3月8日对外表示,中国愿与各国探讨建立“健康码信息互认”机制,这能为双方国家人员相互提供签证等跨境旅行便利,推动构建“健康安全有序的人员往来新秩序”。
而这个消息最早出自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于3月7日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回应记者时提到,中国将推出“中国版国际旅行健康证明”,内容包括展示中方出境人员核酸、血清IgG抗体检测结果,以及疫苗接种情况等相关健康讯息。此外,中国官方强调将会在充分保护个人隐私前提下进行认证。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于2021年3月8日对外表示,中国愿与各国探讨建立“健康码信息互认”(Reuters)

根据赵立坚的说法,虽然当前全球疫情持续进行,但若要世界经济能够回复,便利人员往来的需求便是日益迫切。而随著近期世界各国纷纷加快疫苗接种,“疫苗互认”即将成为健康码国际互认的核心内容。

不过据《华尔街日报》报导,世界卫生组织(WHO)欧洲区办事处主任克鲁格(Hans Kluge)对此表示,目前还不清楚接种后免疫力能持续多久,虽然接种疫苗能防止新冠患者的重症,但不一定能防止患者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克鲁格表示能理解各国政府积极推动疫苗护照的政治实现,不过他则强调,世卫运作的基础是科学,世卫对疫苗护照有疑虑,不建议推动。

此外,目前世卫组织支援新冠疫苗电子证明可以高效准确地记录接种资讯,但不建议将接种证明作为旅行要求。世卫紧急事务负责人里安(Mike Ryan)近期指出:“现阶段并不是全球各地都有足够的疫苗,如果在所有人还未能公平获得疫苗的时候,就以是否接种疫苗作为人们能否出行的基础,将进一步加深不平等和不公平。”

另外也有部分的反对声音认为“健康码信息互认”机制涉及到个人资讯隐私等问题,虽然疫情防控是至关重要的,但有许多国家认为防疫工作应该在不违反个人隐私,或避免和他国政府共用国民个人资讯的前提下。

此外,台湾方面也表示反对意见,台湾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表示,“疫苗护照”现在不宜拿来做实际的应用。他表示,等疫苗覆盖率到达6成以上时,有望推动入境检查作为缩短检疫时间的标准。如未来疫苗护照在世界被认可,台湾也会采用,但认为按照现在规划,不宜拿来做实际的应用。

从以上的讨论来看,中国愿与各国探讨建立“健康码信息互认”机制的立意虽然良好,但世卫则是站在比较谨慎的科学立场,不建议推动这样的做法,因为目前还不清楚接种疫苗的人是否就不具感染力。此外,这个做法也可能进一步加深国际间的不平等现象。另外,这个认证机制背后也涉及到各个政府如何看待和处理个人资讯和隐私权的问题。因此相较之下,目前的隔离机制对个人来说虽然颇为不方便,但对社会整体却是相对安全,同时也避免侵犯隐私权的问题。

只不过,世卫的提醒其实是针对“健康码信息互认”中的疫苗护照部分,但有学者专家认为中国政府的做法其实是交互对照,包括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等多种资讯共同验证,推动这些资讯的相互验证有助于在保障安全和不侵犯个人隐私权的前提下,促进国际交往。

中国打算推出国际健康码互认机制虽然遭到世卫组织的质疑,但从经济发展和复苏的长远角度来看,这样的机制仍然有其建立的必要性。只不过国际之间如何在推动的过程中排除政治因素,而单纯只从科学、医学和防疫的角度出发,恐怕仍有其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