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和平不会从天降 国民党当心画地自限

撰文: 杨腾凯
出版:更新:

国民党原本推出前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为代表,率团赴陆参与“海峡论坛”,后来却爆发央视的“求和说”,令国民党的访团行程生变。持平而论,从央视这几天将“求和说”改称为“求取和平”,显见北京方面已退了一步,现在球又发回国民党手中,若江启臣所领军的国民党未退让,而继续坚持“书面道歉”,只会令“求和说”风波陷入难以化解的僵局。

但退一步来看,本次事件的争议核心,其实仍在于王金平事前与蔡英文的私下会面,令王金平此行究竟是国民党的代表,又或是蔡英文当局的代表,在身分上出现多重想象空间,事后王金平带回的成果、苦果,分别将被谁给收割、承担?说到底,央视的“求和说”更像是一个国民党“借力使力”的借口,关键其实仍在于台湾蓝绿两党对“两岸关系”这只“权力之戒”的争夺。

好一段时间以来,两岸关系都是台湾蓝绿的“权力之戒”,并长期遭受国民党所垄断,民进党虽靠着诋毁这只戒指上台,但仍深知为求“台湾安全”,不可完全弃两岸关于不顾,事实上,蔡英文方面这一路以来,相当积极向对岸透露讯号,希望民共之间能够建立“不说九二共识的九二共识”,意即通过另一种表述方式,在不讲“九二共识”这四个字的前提下,使两岸能在民进党执政下得到九二共识“求同存异、搁置争议”的效果,却始终得不到北京关爱的眼神,导致民进党的戒围始终“尺寸不合”。

如今王金平得到国民党少主的托付,戴上了这只“权力之戒”,希望在两岸风险升高的情形下为和平尽一分心力,继续维系民间交流,但是,王金平的人脉网络遍布蓝绿在台湾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尽管台湾总统府方面强调蔡英文会见王金平时并未针对王金平访陆一事给予评论或指示,但在蔡英文已经公开坦承两岸之间存在着“擦枪走火”风险的现在,蔡英文假如还不知道通过王金平向对岸有所表示,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王金平因海峡论坛而爆发了私下会见蔡英文的争议,事实上,蔡英文吃国民党豆腐已不是第一次,先前决定任用国民党前台东县长黄健庭为台湾监察院副院长,也未先与国民党进行沟通。(陈卓邦/多维新闻)

而这也是问题之所在,王金平这一趟究竟是代表谁?在经过台湾总统府证实蔡英文王金平曾会谈后,就舆论的政治想象而言,王金平已经不可能甩掉肩负蔡英文所托的质疑,而这也令国民党落入进退维谷的局面,若王金平此行能得到令两岸和平缓颊的效果,民进党势必会分一杯羹,另一方面,若两岸和缓的效果不佳,国民党则又要饱受绿营通过舆论所加注的“亲中红统”谩骂。总的来说,从王金平这次赴陆之行又与蔡英文有所牵扯看来,王金平只不过再次自我证明了,为什么自己多年来始终得不到国民党整体的支持。

王金平获得江启臣委托,率团访陆出席海峡论坛,当时王金平脸上满是笑容,可见对于担纲两岸沟通平台一事,颇为满意。但事后爆发私下会见蔡英文的案外案,王金平再一次自我证明,为何自己一路走来,始终得不到整体国民党的支持。(陈卓邦/多维新闻)

如今台湾方面已有消息传出,国民党将因为央视的“求和说”,在9月14日下午宣布取消出团。说到这里,明眼人都应该理解,“求和说”只不过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王金平套上“权力之戒”后,与蔡英文、民进党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网络,才是见树之后不能忽视的“深林”,国民党不愿为蔡英文、民进党作嫁而取消海峡论坛访团,原因并不难理解。

但是进一步来看,当前两岸关系已经走到需要慎防擦枪走火的田地,多维过去一再强调,“控管两岸风险”才是国民党余生的价值,依蓝营在两岸关系的经营之深,想必就算不通过王金平访陆,国民党也能与对岸有所联系,就算国民党最后决定取消海峡论坛的访团,也应通过各种管道传达彼此的善意以及对和平的坚持。若国民党与江启臣所有行动的最大指导原则,只系于台湾选举政治的博弈,而非两岸和平的大是大非,收回“权力之戒”坐看王金平独角戏,恐怕才是画地自限的不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