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军机降落台湾机场? 两岸“认知战”已开打

撰文: 陈宗逸
出版:更新:

台湾国防部于9月2日军人节前夕,罕见地举办紧急记者会,驳斥近期的军事假新闻,尤其是关于美军机从台湾起飞等事件,进行一次性的答复,台军以往罕见对这些互联网消息予以回应,此次主动出击、强硬应对,根据军情界人士分析,两岸之间的认知战,台军一直以来处于挨打的处境,如今国防部主动出击、驳斥伪劣假讯息,是首度主动开第一枪,与大陆的认知作战对抗。

台国防部认为,近期解放军方面频频借着所谓北京大学“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SCSPI)的Twitter平台,发布各式假讯息、假新闻,已经不是“子虚乌有”,而是“鱼目混珠”,解放军企图借由此平台,将假的航迹图、刻意炮制的假资讯,迅速传播至网际互联网平台上,再透过大陆官媒的报道与批判,来吸引国际与国陆媒体的兴趣跟进报道,是有计划地企图混淆视听。

台军针对北京大学“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SCSPI)发布的假讯息,引起台海紧张,终于打起认知战对抗的第一枪。(台湾国防部提供)

台国防部还称,这种假讯息的目的,就是希望媒体报道假新闻,借由互联网传播、社群转发讨论的速度极快等特性,影响台湾民众的认知,并且试图引导国际舆论走向,近期此平台发布的假讯息,密度与强度都有变本加厉的情况。而且此种假讯息,例如炮制美军军机降落台湾机场等情节,将会制造两岸人民冲突、引发台海战争危机,足以凸显解放军制造舆论战、心理战的威胁企图。

蔡英文在第二任期的就职演说中,已经阐明未来台军的三大军事改革,其中之一就是“认知战”(cognitive warfare)的应对。台军方首度公开确认的解放军认知战攻击,是起于5月16日,台湾总统府遭到黑客入侵,窃取蔡英文与苏贞昌会面的幕僚准备数据,被重制之后散布至互联网与主流媒体上,将此讯息扭曲报道,此次攻击得到台湾国防部智库国家安全研究院的认证,并且提出相关的数据以及攻击模式。

蔡英文上任之后,相当重视台军针对认知战的积极应对,视为三大军事改革的重点之一。(台湾国防部提供)

此次,台湾国防部针对许多台湾主流媒体颇爱引用的北京大学“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twitter群组报道,来驳斥其造假的美国军机从台湾中部起飞等航迹图,其严重度不亚于5月16日针对台湾总统府的认知战攻击,因为美国军机在台空军基地起降,兹事体大,一旦讯息处理不甚,将会引起台海战祸,故台湾国防部相当震撼,且在第一时间出面,对一直处于认知战挨打状况的台军,进行第一波的回击,开启第一枪。

台军官员私下解释,如果有美国军机大剌剌地在台湾空军基地起降或者起飞,台湾每一个空军基地几乎都是半开放的情况,台湾航空迷、军事迷数量相当多,平常不仅站点当“爬墙党”,努力摄影所有军机动态,且还有民间的无线电玩家,可以接收到没有加密的台军航管讯息,多次驱离解放军军机的谈话,都被无线电玩家节录,如此的高密度观察之下,如果有一架美军电战机在台湾清泉岗基地起降,马上就会引起轰动,且照片四处流传,怎么可能只有航迹图、而没有任何军机起降照片或者影片流传?

台湾的军事讯息相当开放,果真美军EP-3电战机在台湾任何空军基地起降,资讯不可能遭到封锁,影像立刻传遍天下,故仅有航迹而未有照片,是不可能之事。(U.S.Navy)

台湾军方对非机密的飞机起降画面资讯,一向提供航空迷与玩家摄影,并且有一定的开放游戏规则,以为有助于反制解放军认知战制造假讯息。

台湾国安院智库也认为,所谓北京大学“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的诉求为“促进南海的透明”,但所揭露的讯息以美军活动为大宗。再借由社群媒体、各国媒体转载,借以突显特定国家为不安定因素,此种“战略叙事”(strategic narratives)的手段,也可视为一种新式的灰色地带冲突(Gray Zone Conflict)模式。

台军学者认为,台军要应对手法日新月异的认知战战术,必须寻找到更新的“资讯叙事优势”。(台湾国防部)

而要针对此种认知战,采取所谓的“灰色吓阻”(Gray Deterrence),必须采用“创新行动”(creative action)来施加。诸如资讯战,以及武装力量的巧妙运用,来吓阻敌方持续在认知领域的攻击。例如,塑造更精密的政治姿态和资讯效果,来对抗敌方的攻击,采取以假造假的方式来混淆敌方施展认知战的作法,用“多层级”(multiple layers)的资讯控制来建构自己的“战略叙事”。此外,切断其认知战使用之工具的“获利互联网”(patron-client network),也具备吓阻效果。

例如,此次台湾国防部,主动出面指出“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是解放军的外宣造假机构,其资讯为具备敌意的不可信来源,未来台湾媒体引用其资讯,就会记得把关与守门。一旦“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遭到台湾媒体以及社群互联网的弃置,成为类似内容农场的存在,可信度荡然无存,其“获利互联网”就形同中断,仅剩下内宣效果,对外效果遭到“灰色吓阻”。

预料未来台湾会以“灰色吓阻”手段,继续对解放军对台认知战进行攻击,也就是将各讯息平台加以拒止、破坏其可信度、非法化其在社群媒体的宣传,甚至截断其社群媒体帐号,塑造台湾自己的“资讯叙事优势”(overall informational narratives),借由可信的事实,揭露其造假宣传和栽赃(inuendo)的形象。

《塔林手册》是目前全球军事科学界研究资讯战、认知战的圣经。(wikipedia)

此外,台军未来甚至将花费预算,投资“人因资本”(human capital),培养了解敌方的文化、习惯、传统、政情、模式等之专家,果断进行互联网战,这在未来几乎是即将发生的事情。由于认知战的对抗,在全球战争学理上,尚是属于相当新的学理发展,目前能够参照的案例极为有限,连美国国安单位,都还在今年美国大选,准备收集俄罗斯将再度影响美国选举的参数,进行近一步研究。

而目前军事科学界奉为互联网战圭臬的《塔林手册》(Tallinn Manual)也刚刚才发展至2.0版本,要如何进行“互联网武器化”(cyber weaponization)的准备,目前还相当模糊,有待摸索。台军方官员表示,台湾目前犹如当年的乌克兰一样,身处于认知战的第一前线,全球都在关注台湾如何对抗认知战,而不会再度发生克里米亚事件?台军在其中的各式对抗战术,恐怕都将会翻新全球对此新战略领域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