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抗中?贺锦丽保台?台湾在美大选中“精神胜利”
一项由“全球事务研究所”(Institute for Global Affairs)近日进行的美国民调结果引起了台湾媒体的广泛报道,民调显示,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被认为更能有效应对中国大陆攻打台湾,而支持民主党候选人贺锦丽的选民则更愿出兵护台。此结果让台湾舆论瞬间找到一个“倚美抗中”的兴奋点:无论是特朗普还是贺锦丽,台湾似乎都能在“抗中保台”的框架下稳赚不赔。
然而,仔细分析这项民调背后的逻辑,台湾的自我满足感缺乏实际支撑。台湾的舆论不断“在鸡蛋里挑出有利自己的软骨头”,将自己定位于美国国家利益的核心,似乎认为美国会不惜代价捍卫台湾。然而,这类错误的心态及认知恐怕只会让台湾陷入更大的危险中。
美国民调只有表面意义
先简单介绍“全球事务研究所”民调结果,调查显示全美有52%选民认为,贺锦丽更能强力捍卫美国的国际利益,认为是特朗普的比例为48%。但在摇摆州有54%的选民相信,特朗普更能捍卫美国的国际利益,觉得是贺锦丽的比例为46%。关于如果解放军武力攻台,摇摆州选民同样有58%认为,特朗普更可能有效应对,贺锦丽的比例则是42%。在全美选民方面,认为特朗普更能有效应对的比例为53%,贺锦丽为47%。
至于在保护台湾方面,民主党人及共和党人支持的比例几乎一致,分别有44%及45%赞同。然而,相对于有意投给特朗普的美国成人选民,有意投给贺锦丽的选民认为美国应出兵保护台湾的比例高出18%。
首先,这项民调结果粗略反映美国选民对特朗普和贺锦丽应对台海危机的看法:特朗普被认为更能有效阻止中国攻打台湾,而贺锦丽的支持者则愿意出兵护台。台湾主流意见从表面上看,似认定了无论谁当选,台湾似乎都能从中获益,要么特朗普能帮忙挡驾,让解放军无法轻易攻台,要么贺锦丽政府背负民意压力,会在必要时派兵保台——仿佛美国大选结果,不论是特朗普还是贺锦丽胜出,台湾在“抗中”的精神面上,稳赚不赔。然而,台湾舆论所忽略的是,这些问题问的是捍卫美国的国际利益,相应观点也完全基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而非对台湾的真正关心。
台湾的媒体和舆论,往往只挑选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并错误地将台湾的安全直接与美国的国家利益等同起来;简言之,台湾不能直接将自己等同于美国国家利益来定位自己。
不讳言,台湾确实是美国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但美国的核心利益在于维持其全球霸权,而非单纯地捍卫台湾,台湾将自己的定位与美国如何自我审视国家利益的考量,乃至于反映在民调结果,出现了错位与滑坡、误判,这是台湾第一处危险的心态。
美国对台问题只有要不要
其次,这类民调在美国并不是第一次出现,类似的调查时常被进行。然而,无论是从调查的问题设置还是民众的回应来看,这些民调真正反映的并非美国人对台湾的特殊关心,而是美国如何在中美竞争的框架下最大化其国家利益。
从美国的立场来看,台湾问题的第一考量是中国会否、何时攻打台湾,而美国的优先目标自然是“尽量避免”。然而,一旦无法阻止中国的军事行动,美国将不得不做出第二点考量:是否出兵保护台湾?从历史来看,美国的“国际前科”不容忽视——美国只会在符合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选择介入。对台湾来说,这样的局面意味著在美国国家利益面前,台湾可能随时沦为“弃子”。
民调背后的缺失:和平思维的错位
更深层次来看,这类民调提问与回答的,都是美国要不要、愿不愿被台海“拖下水”,从来没有关于创造和平途径的思考。这般思维所反映的,不仅是美国对台政策的现实主义,也显示出台湾对和平的期望寄托于一个对和平毫无想像力的强权身上有多么地可怕与绝望——美国的国际关系观早已“杀红了眼”,深陷霸权竞争的现实主义思维中,只剩霸权维护,只剩侵略与反侵略,只剩意识形态对抗;而和平对话、合作共赢等康德式的建构和平方法论,对当今的美国政策制定者来说,几乎是不存在的选项。台湾向一个对和平不具有追求、不具有想像力的强权,奢望自己的和平,无疑是缘木求鱼。
也就在同一时刻,当台海安全议题频频被国际媒体与不约而同的峰会上点名“地表最危险”、“不确定性”时,唯一能让台湾自己高歌一曲的,或许也就只剩下最新这类的美国民调了。若能给台湾自身一帖攸关和平的解方、一道宽慰自己的誓词,那或将是:“没错,特朗普抗中、贺锦丽保台,台湾最安全,台湾或成最大赢家”。
毫不保留的说,台湾当前的困境在于,它对自己的安全保障仍寄希望于一个只在乎自身利益的强权之上,而忽视了自身的战略定位和应对方式。这类让台湾自我满足的民调,或许可以让某些人“打鸡血”般兴奋,但实际上却掩盖了更深层的风险:即台湾将自身安全完全依赖于美国的现实主义战略,这只会让台湾陷入更大的危机,而唯一能让台湾得到些许“心理安慰”的,恐怕就是这些毫无实际意义的民调结果。
总体来说,这类民调带给台湾的,不过是短暂的“精神胜利”和虚幻的安全感。无论是特朗普的“抗中”还是贺锦丽的“保台”,都不能掩盖美国政策核心的现实主义和利益至上。台湾若继续迷信这类民调,恐怕将在未来的战略决策中陷入更大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