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盗卖4000具尸体震惊舆论 岂能一删了之?
日前,在内地社会引起轩然大波的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案,极大冲击了世人的认知。在一个承平年代,竟然会发生这样刺穿伦理底线的丑闻,让人不寒而栗。
8月8日,律师易胜华在网上公开一起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案的案件材料,显示山西奥瑞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涉嫌非法购买遗体、残肢作为原材料,用于生产“同种异体骨植入性材料”产品。该公司在2015年到2023年的营业收入合计达到3.8亿元人民币。当地警方查封人体骨骼原材料、半成品18余吨,成品34077个。
据了解,该案牵涉犯罪嫌疑人75人,牵涉山西奥瑞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四川恒普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肝脏病中心、桂林医学院、桂林市殡仪馆、平乐县殡仪馆、永福县殡仪馆等单位,以及犯罪嫌疑人苏成忠所控制的云南水富市火化场、重庆巴南区火化场、贵州石阡县火化场、四川大英县火化场。其中,涉事企业山西奥瑞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自称“技术业界领先”,参与两项行业标准,而作为涉事公司实际运营人的李宝兴,据传还是全国劳动模范,他被指控安排公司多人伪造遗体志愿捐献登记表,组织员工在遗体捐献登记表上假冒家属签字。
从目前已有讯息来看,该案不仅存在不少骇人听闻、让人不适的细节,而且严重冲击法律和道德底线,揭露一个规模庞大、团体犯罪的盗卖、破坏尸体的重大丑闻。山西太原市公安局和太原市检察院已在办理该案,后续情况还有待进一步查实。
论道理,面对如此重大而又骇人听闻的案件,社会应该作为反思和解决问题的教训。然而奇怪的是,从8月8日到现在,许多关于该案的文章都被删除,相关讨论受到明显限制。为何会这样?一个可能性解释是该案过于令人不适,牵涉的单位和人员较多,故有关部门选择低调处理。然而,过往的历史早已证明,一个社会不怕出现问题,怕的是问题不让讨论和得不到解决。如果社会在问题发生后把问题暴露在阳光之下,及时展开讨论,集思广益,举一反三,便能避免重蹈覆辙。反之,如果社会让问题藏在暗处,不让公众正常讨论,恐贻误解决问题的时机。
煤制油食用油混装事件便是活生生的教训,这样的事情在以前就有发生,但因为公共监督、社会监管的缺失,以至于酿成近10年最大食品安全丑闻。现在新闻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但煤制油食用油混装事件至今仍无下文。须知,煤制油食用油混装事件一个最大的教训便是,一个健康的社会离不开多元开放环境下的公共监督。
对盗卖尸体案讨论的限制和一删了之,是典型的传统管控思维,而非今天中国更向往的治理思维。近些年来决策层倡导“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实是希望各级部门和官员提升治理能力,以更好满足社会转型过程中人民群众日渐提升的治理诉求。正因这样,对待盗卖尸体案的讨论,应该在法治框架下秉持开放态度,要鼓励讨论,集思广益,共同为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建立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