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半马|如此造假 必须整顿 必须问责
刚刚结束的北京半程马拉松比赛“放水”争议经过一天的发酵,各方都站出来说了话:赛事组委会15日晚间表示“高度重视”,并成立了专项调查组展开调查;赞助商特步称目前情况还在确认与多方调查核实中;夺冠的何杰在社交媒体表达了无奈和委屈,称自己也是受害者,不需要这个冠军证明自己;3名非洲跑手之一的Willy Mnangat则承认了让何杰夺冠,“因为他是我朋友”,并称自己只是“兔子”,“不是为了参赛”。
组委会的最终调查结果如何尚不得而知,民间舆论场的不满和愤怒已经沸反盈天,网友纷纷质疑并调侃:是“半马”还是“伴马”?“脸都不要了”、“演砸了”、“本来以为只有中国足球有假,没想到马拉松也能这么玩”……当比赛过程中尤其是冲刺阶段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开来,人们当然有充分理由质疑并表达愤怒,转播镜头显示,在冲刺阶段,何杰原本处于落后位置,此时身旁三名非洲选手频频回头,其间还有人拦挡同伴示意减速,最终何杰率先冲线,三名非洲选手分列第二至第四名,且均落后冠军1秒。
因之“放水”争议,赛前隐藏在幕后的另一起争议也开始被更多人关注。赛前,“A0001号”中国跑者贾俄仁加的参赛名额在赛前被取消。组委会曾对此发文称,前期贾俄仁加通过官方渠道进行了报名但未中签,之后他通过赞助商渠道进行了报名,而组委会针对赞助商名额使用有严格的限制规定,并在筛查中认定其超出了赞助商名额的使用规定范围。特步是本届北京半马的主要赞助商之一,也是冠军选手何杰的赞助商。而贾俄是乔丹的签约运动员,与特步是竞品。巧合的是,三名非洲跑手的赞助,也来自特步。
作为站在台前的赞助商,特步自然难逃口诛笔伐,品牌通过重大赛事、顶尖运动员做营销原本是常规操作,但如果将营销进阶为“操控比赛”,且吃相如此难看,不仅对顶尖运动员本身是一种伤害,也大大折损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因为消费者有理由质疑,秉持如此价值观的品牌,其产品的品质又该如何保障?如果Willy Mnangat等三人确实只是“兔子”,又为何没有将他们标记为配速员?Willy Mnangat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疑惑,“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把我的名字写在胸前的号码牌上,而不是把我标记为配速员”?
而作为本届北京半马的主办方和承办方,虽然隐居在幕后,但争议发生后也被推到前台。公开资料显示,本届北京半马由北京市体育局主办,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和国际交流中心、中奥路跑(北京)体育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其中,中奥路跑由中国田径协会与中奥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中奥体育产业有限公司隶属于中体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体育总局控股的上市公司。
就在本次北京半马开跑前的4月12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体育赛事活动赛风赛纪管理办法》,这是一份部门规章性质、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其规定运动员、教练员发生赛风赛纪违规,最高可处终身禁赛。《办法》强调,赛风赛纪是体育工作的生命线、高压线,是体育行业作风建设的关键环节,对赛风赛纪问题坚持“零容忍”态度。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负责人在解读该《办法》时也坦言,总体来看,赛风赛纪违规成本低,宣传教育成效有待提高,协同监管体系尚未形成。特别是近年来,操纵比赛、赛场暴力等赛风赛纪问题不断发生,严重侵蚀了体育事业公信力,损害了体育形象,与人民群众期盼差距较大,迫切需要从根源上、制度上进一步加大监管和惩处力度,坚决铲除赛风赛纪问题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切实遏制增量,净化赛场环境。
现如今,碰触了“高压线”的北京半马赛事,有且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通过专项调查还原真相,给公众一个交代,该整顿的整顿,该处罚的处罚、该问责的问责。体育事业公信力的建设是一个艰巨和漫长的过程,但摧毁掉却往往只在一瞬之间。今次北京半马的惨痛教训,有必要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