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授课趋势如何颠覆大学教育?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肆虐全球,各大院校关闭校园,常规课程亦被迫终止。目前疫情尚未受控,部份知名院校已决定将新学年的课程全盘移师网上,让学生在家中照常“上课”。学生失去与友辈碰撞思想的场所、与教授面对面学习交流的机会,大学的教化角色是否仍然存在?伴随疫情而来的收生不足、资金链断裂及高度依赖互联网等问题,将会如何影响未来的教学与经营模式?
英国著名学府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在5 月中首先宣布,下学年(本年10 月至明年夏季)所有授课或课堂(lecture)全部以网上形式进行,成为英国首间宣布全面采取网上授课的大学。讲师会将预录片段放在网上平台,让学生在家中观看。
小组指导(supervision)、实验室课等小规模课堂,则可以按情况获得豁免;校园内的图书馆、实验室、博物馆及其他公共设施,均要求学生遵守社交距离。
全面网上授课 剑桥先起革命
新冠肺炎疫情有如一场巨大社会实验。过去许多人讨论“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的可能性和实效,不少办公室过往曾尝试推行,但始终难作大规模的试验。今次新冠肺炎疫情,各行各业意外地实践了一场跨越全球的“在家工作”集体实验。
“在家上课”也迎来一场大规模实验。一直以来,不少大学尝试将部份本科课程及海外遥距课程移师网上。剑桥大学因应疫情程度,将“在家上课”这一步踏得更远,把全部本科课程改为网上授课。
剑桥大学首开先例,随即有多间院校宣布跟随。全美最大型的公立大学系统中的加州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宣布,接下来的秋季课程,除了护理学系实习、实验课等必须由真人亲自指导及在现场讲课之外,大部份课堂移师网上进行;加拿大的麦基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也宣布采取类似的课堂安排。
正在剑桥大学建筑系攻读硕士学位的香港学生Jeff向记者表示,校方决定把授课式课堂移师网络,小组指导课则如常进行,对学生的影响不算很大。他认为,指导课比讲课更重要,因为这些课节与导师沟通的机会更多,教授的内容也“度身订造”。
由于疫情关系,校方宣布关闭校园,学生不用回校上课,Jeff在多个月前已提早由英国回港,他感到有点可惜。
“毕竟能够进入剑桥这般高水平的学校读书,自然希望感受其独特的学习氛围和校园生活。譬如,他们有些交谊厅,像酒吧般能让同学聚脚交流,讨论时事。若学生不用回校园上课,变相减少了联谊机会。”Jeff说。
其实,大学院校结合互联网授课不是什么新鲜事。不少学院正在实践虚拟教学,但大部份都是公开的免费基础知识课程,或需要付费的短期证书课程。当然,亦有一些等同学士或硕士学位资格的海外遥距课程,但其认受性大多不能与传统正规课程相提并论。
在家中学习,可节省学校及学生双方的资源与时间成本。教学成本下降,变相学费也会降低,可令高等教育进一步普及。
很多非证书认可课程在网上免费开放,大众可以随时随地取得课程的讲授影片、阅读材料、练习题目等教材。
而且,很多非证书认可课程都是由知名顶尖学府提供,譬如edX课程的服务提供者就包括麻州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还有IBM、亚马逊、微软等著名商业机构。
网络贫富悬殊 网速地域受限
不过,网络教学仍受网络设备所限制。无论是知识传递或职业导向为主的网络课程,关键还在“网络”二字,即是牵涉到互联网服务质素。
一般网上教学的课程包含影片、软件教材等占量较大的档案,因此需要高速频宽才可顺利下载。
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前校长、《Higher Education in 2040: A Global Approach》(暂译:高等教育2040: 全球取向)作者Bert Van Der Zwaan 认为,未来大学网络教育能否惠泽平民,仍属未知之数。但他指出,“电脑文盲”(computer illiterate)仍然普遍,而且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由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和Facebook共同发表的2019年兼容性互联网指数(Inclusive Internet Index)显示,全球联系互联网的家庭用户比例只有54.8%。
“网络贫富悬殊”不仅指富裕国家与贫穷国家之间的网速差距,亦包括同一国度、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异。尽管在同一个国家,连接网络的普及率和速度,亦因财富、地域和年龄等因素而产生差异。
进一步虚拟化 大学角色或变
大学在社会的作用,在于传授知识、培育社会专业、栽培研究人才,三者同样重要。 若然疫情后大学教育进一步趋向网络虚拟化,降低大众修读大学课程的门槛,并提高其认受性,那么,大学的角色会否从此产生改变?
Van Der Zwaan不同意这假设,虽然虚拟教学部份占日常课程的比重将会明显增多,但疫情带来的,应是加速网络与实体混合教学模式(blended-learning)的转变,而不是大学教育全面虚拟化(full-scale online learning)。他强调,实体教学模式的部份无可取替,同辈与师长之间需要真实互动,才能达致学术讨论中的思考辨析与思维撞击—这才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价值。
Van Der Zwaan并不否定科技对大学教育角色转变的影响力。他在著作《高等教育2040:全球取向》中提到,科技能够为学生提供另一种“随选式”(on-demand)的度身订造教学内容,此革新能够更有效改善教学质素,也是未来的教学模式。
上文节录自第221期《香港01》周报(2020年7月6日)《 虚拟授课成趋势 大学渐失教育真谛》。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订阅周报,或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
《港区国安法》的通过,几乎预示着本地“港独”思潮末路。本土派“国师”陈云宣布退出香港社运,为此作了注脚。然而,这股激进思潮从何而来?如何将香港拖入政治撕裂的境地?今后又将往何处去?
【深度解读】港区国安法对中国刑法的继承与调整
细审《港区国安法》,不难看出条文基本上以中国《刑法》作为基础,可谓是中央在法律层面尝试统合“一国两制”差异的首次尝试,不管隶属任何政治立场,都有必要冷静理性看待这条新的香港法律。
【01倡议】四方面着手与年轻人复和
反修例运动爆发一年后的今天,被捕人数直逼9,000,面临法律检控,当中多为年轻人。仅靠刑事后果未必能令年轻人守法,《香港01》倡议在法律、心理和社会关系层面支援年轻人,帮助其解决问题,真正修补社会撕裂。
【其他精彩内容】
在台湾,无声抗争的陆生面向无门
迎战云端游戏 主机如何不死?
疫情促使改变 欧洲艺术界走近大众
阴谋论何以得逞? 无知是恐惧的最佳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