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死亡率:解构香港新冠肺炎治疗三大关键

撰文: 毛咏琪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在全球确诊病例超过558万宗,香港巿民复工复课的同时,本港针对这个新病毒上,采取了什么策略及治疗方案?若然今个冬天再次面临新一波疫情,本港的药物储备是否足够?
《香港01》专访了主责本港新冠病人疗法的其中一位专家、香港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孔繁毅教授,详尽了解香港目前的防治策略,以及港大团队研发的“鸡尾酒疗法”。

香港凭着治疗SARS的经验,沿用有效抗病毒药物治疗新冠患者,成效理想。(资料图片)

截至周三(5月27日),本港新冠肺炎病例现维持在1,067宗,康复出院人数达1,034宗,死亡人数为4,按此计算死亡率仅约0.37%(编按:疫情较严重的英国, 目前死亡率为13.9%;中国内地的死亡率则为5.5%)。香港能做到死亡率远低于其他地区,除了采取了公共防疫措施,还很大程度归因于“早确诊,早用药”的治疗对策。

港大传染病专瘃袁国勇教授与孔繁毅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5月初国际医学期刊《刺针》发表了*“三联疗法”的治疗成效。而基本上,本港所有新冠病人都接受了这个药物疗程,目前九成半以上确诊病人已经康复出院,仅一位病人仍在ICU,成效可谓相当显著。

注解*今年2月至3月间,本港六间公立医院共127名病情轻微至中度的新冠患者参加了港大这项研究,年龄中位数是52岁,随机分成两组。其中86人采用以三种抗病毒药混合的“三联疗法”,另外41人只用其中之一的蛋白酶抑制剂,服用14天。结果发现采用“三联疗法”的患者,鼻咽拭子样本对测试呈阴性平均需要7日,较只用蛋白酶抑制剂的患者快5.5日。

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最新研究证明,鸡尾酒疗法可缩短新型肺炎治疗期,病人平均早5.5日离院。(资料图片)

一.三联疗法:SARS与MERS的“启蒙”

“由由疫情开始时,我们已订立好治疗方案,所有有病征的人士包括发烧或上呼吸道病征,加上确诊新冠肺炎的话,我们就会提供这个triple therapy(三联疗法)。三种药包括干扰素、蛋白酶抑制剂,以及利巴韦林,作为治疗标准。”孔繁毅解释,2003年本港SARS疫情后期,他们已采用蛋白酶抑制剂及利巴韦林去治疗病人,而在及后2014年的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在动物模型测试中,也发现使用干扰素或蛋白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MERS病毒,猴子存活率显著改善,肺部并发症减少,因此他们选用了这三种抗病毒药物来治疗这次新冠肺炎。

“好处就是这三种药都是现成的,我们有存货,而且在医管局药房随时也能获取,也不昂贵。”孔繁毅解释,这三种药物都是“老药新用”(repurposing)性质,干扰素用来治疗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利巴韦林用于治疗丙型肝炎;蛋白酶抑制剂则是用于治疗HIV,而三药并用可避免使用单一药物容易出现的抗药性情况。

自本港疫情出现至今,孔繁毅奔走各医院观察病人使用了“三联疗法”后的情况。(黄宝莹摄)

孔繁毅续指,本港及外国的研究人员都已发现这个新冠病毒很聪明,能令病者的原始免疫系统(innate immunity)失效,失去分泌干扰素的反应,让病毒可肆意繁殖。“我们使用干扰素的做法正好不谋而合,补充返干扰素,清除病毒。这正正解释到为何干扰素最为重要。”

孔繁毅指出,初步研究显示,此疗法对轻症病非常有效,既控制到病毒,使病人早些康复,临床表现亦见理想。“值得留意的是,我们重症很少,入ICU、需要插喉的只有一位,其他使用NIV(非侵入性呼吸机)的也只有五位,因此整体来说是轻症,但这个疗法是否对于重症病人有用,我们也未知道。”

除了采用联合疗法,另一个关键是早用药,如果在病人出现病征七天内入院,抗病毒药物便会更加有效,正如治疗流感采用特敏福或新药Baloxavir(Xofluza)一样,在发病头48小时内使用是最理想的。

随着疫情放缓,本港学校分阶段复课,职员为课室消毒。(资料图片)

事实上,像英国等欧洲国家,由于医疗系统已超出负荷,一般都建议轻症患者在家自行隔离,但这做法显然有机会令病人延误治疗,使病情恶化。“新冠病毒跟流感一样,在头48小时的病毒指数是最高的,因此此时你把病毒压下来,在下个礼拜便不会出现那些并发症,包括肺炎或炎症因子爆发,引发重症的机会自然大减。”

孔繁毅指出,香港患者基本上都是发病首周内已接受治疗,药物有效抑压病毒指数,没有并发症出现,这就解释了香港为何重症甚少。

三.为冬季可能的下一波做好储备

在全球大流行之中,疫情可谓未见曙光,多数专家估计最快也要一年半至两年才出现有效疫苗,因此未来两年,香港很可能要“守”着目前的防疫状态。记者问及,本港三联疗法采用的三种抗病毒药会否出现供应短缺或成本问题,万一出现爆发,香港能否做到“有药可治”呢?

孔繁毅回答:

我们已为今个冬季作好存备,我们知道可能会再爆发,因此药物是很充足的,而且本身三种药分别有用于治疗丙肝、HIV及多发性硬化症,在我们医管局的药房有充足的供应。

除此之外,本港在治疗新冠患者至今亦采用过恢复血浆,即便在康复者身上采集带有中和抗体的血浆。孔繁毅指出,本港至今只有两位重症病人接受过恢复血浆治疗,反应都“非常之好”,病毒指数很快转阴,显示中和抗体有效在短时间内把病毒清除,并有调节免疫系统之效。

然而,本港在收集康复者血浆上相对困难,一方面是香港患者少,另一方面是捐赠者都要经严格筛选,要符合年龄、体重、病历等多项要求。因此这些稀有的恢复血浆都会储存在红十字会,到冬天或明年有重症患者需要时就可用到。

疫情下,港人已习惯戴着口罩出行。(资料图片 / 廖雁雄摄)

孔繁毅又强调,配戴口罩、注意双手卫生仍然相当重要,估计本港的防治措施可能会持续两年,建议巿民减少外游,尽可能把旅途缩短于一两周内。

记者还与孔繁毅教授了解有关全球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方案、核酸检测及抗体检测等抗疫议题。 足本访问将刊载于6月1日的《香港01》周报(216期),敬请留意。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或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