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力量:碳交易机制诱使企业主动“变绿”|碳中和赛跑・一
近年全球各类自然灾害频生,让人们再度反思愈加迫切的气候危机。为了迅速达致碳中和目标,有些国家尝试以“碳”作为交易标的,冀引入市场元素“诱使”追求成本效益的企业实现减碳转型。“碳交易”的实际操作情况是怎样?政府、企业及监管机构担当着什么角色?
此为【碳中和赛跑】专题系列的第一篇。
中国碳交易市场今年7月中正式启动,外界一般描述它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覆盖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中国希望力争在2030年达致碳排放达峰,并于2060年前达致碳中和。碳排放权市场,正是中国政府藉市场机制促使企业转型减排的“软手段”之一。刚开市满一个月的中国碳交易市场,先覆盖煤炭及天然气厂这类发电行业。这类产业过去已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碳排放管理制度及数据计算基础,出错或漏报暪报的机率比较低。
加上发电行业也是碳排放量相对较大的污染来源。全国两千多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年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因此先从发电行业入手,将其纳入碳交易市场机制,则较顺理成章。
有待时间修补的新生机制
虽然中国碳交易市场体积庞大,但若中国要建立一套与世界联通的国际碳交易市场标准,目前需要一定时间──始终气候危机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关,必需由各国齐心协同合作,才能达致目标的减排成效。
中国碳市场不少细节仍有需要厘清的空间,如间接排放量如何计算、原材料来源产生的排放量又是否计算在内?如何确保企业上交最新排放量及未来减排措施资料的透明度?这些都需要监管部门按实际情况,完善碳交易市场的披露机制和核数系统。
“现在于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都必须要写ESG Report。怎样断定它们披露的数据真确度呢?我们可以看看它里面是否有second party opinion(第二方意见)确认数据,也要看这些second party opinion是否国际认可的机构,譬如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等。”特许ESG分析员冯健铿表示。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一间位于英国伦敦的国际组织,同时在北京、香港、纽约、柏林、巴黎等城市设有办事处,矢在推动企业环境数据测量的透明度和问责,借助投资者和买方的力量激励企业披露及管理其环境影响。
譬如,今年7月初内蒙古自治区就通报了一单鄂尔多斯高新材料公司碳排放数据造假案。类似这样的案例,难免会动摇外界对中国碳市场的信任。
“内地政府做事主要以行政手段推先,官员带着‘追KPI’的心态,我认为最终在数字上肯定能够达标。但达标之外,数据又是否‘organic’(有机)呢?也许未必。你可以说他们未准备好,始终碳市场也是一个新鲜的东西。”冯健铿说道。
欧洲“先锋”
早在1997年《京都议定书》签订以后,引入碳交易市场机制,作为加速全球碳减排的一项重要手段,成为了各国(尤以发达工业国为主)的共识。
2005年,欧盟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跨国家碳交易机制(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EU ETS),包括所有欧盟成员国,以及冰岛、列支敦士登和挪威三个非欧盟国家,冀吸引更多私人企业愿意在最低成本的情况下灵活实现减排,并促进低碳技术的创新投资。
欧盟碳交易机制覆盖发电、炼油、钢铁、水泥、石灰、玻璃、陶瓷、造纸、化工、航空等商业领域(但不包括农业、建造业和地面运输领域)。运作超过15年来,碳交易金融市场逐渐成熟,覆盖了欧盟约四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2019年,欧盟碳排放交易额达到了1,690亿欧元。
这些年来,欧盟透过不断试错修缮了不少监管法规和市场漏洞,例如调低碳配额以达致合理碳定价、收紧企业环境数据披露要求等。
中国全国碳交易市场刚刚起步。已启动多年、且跨国性的欧盟碳市场,相信会是中国一个优秀的参考对象。
“首先要仿傚欧盟的‘循序渐进’形式,从最污染的发电行业,慢慢扩展至其他行业。此外,还可以扩展市场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除了常见的二氧化碳,还有其他碳氧化物、氟化合物,其暖化效应比二氧化碳更大。到时候,(中国碳市场)也应该要覆盖这类温室气体。”香港地球之友行政总裁洪蔼诚博士对《香港01》表示。
马失前蹄?
随着碳排放市场逐渐扩大,预计中国碳交易市场在2025年前将会逐步扩张至石油、化工、钢铁、建材等八大重点能耗行业,参与企业将可达到一万家。
不过,目前为止,基于行业受限,市场参与者数量不多,碳交易市场成交量也徘徊低水平。开市的7月份,只有首日(7月16日)的成交量较为理想,接着很快就急速回落(见下图)。
踏入8月份后,数据同样不尽如人意。其中据安邦智库推算8月4日的挂牌成交价格,全国碳市场当天可能只完成了一笔交易,同日2万吨的成交量和117.4万元的成交额,均创全国碳市场开市以来新低。
安邦智库分析认为,碳交易市场“量价齐跌”,是新出炉的全国性市场机制未臻完善的后果。
冯健铿认为,中国要建立成熟的碳市场,由供求决定的碳定价也十分重要。
至少(中国市场)碳定价不要跟国际水平相距太远……而现时,中国与欧盟双方碳定价差距约在8至10倍左右。
洪蔼诚则提到,需要不断根据市场发展而协调碳配额发放总量,让碳定价维持一定水平,以免企业失去减排的成本诱因。
“十年前左右,欧盟碳定价亦试过下跌得很厉害,就是因为碳配额(过剩)。这正正是我们需要汲取经验之处。”他解释指,欧盟后来发展了一个市场稳定储备机制(Market Stability Reserve,MSR),将过剩碳配额放入储备机制之中,冀助稳定碳市场交易价格,对冲环球经济冲击区域碳市场的风险。
加上目前中国碳市场只有现货交易,像碳期货、碳期权、碳指数之类的碳金融衍生产品仍未上马,故至今仍未算形成真正成熟、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碳金融市场。
相反,欧盟与英国已有十分成熟的碳金融产品,它有助刺激交易量及稳定碳市场价格。
在未来,当建材、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陆续被纳入全国碳市场机制后,而且更多层次的碳市场衍生产品体系出现后,中国碳市场“量价”会否跟随回升,依然值得各界持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