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对摩洛哥|“摩法大战”背后的复杂政治包袱
法国对摩洛哥昨晚的四强战由法国以2比0胜出,法国再次杀入决赛周日将与阿根廷争冠。
摩洛哥奋战至最后一刻虽败犹荣,这支神奇队伍打入四强的故事激励人心,在本届赛事至今展现出顽强的防守力,先后战胜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等劲旅。“亚特拉斯雄狮”(The Atlas Lions)面对曾将其作为保护国长达40多年的法国,两支球队在政治、历史的新仇旧恨也令这场比赛更具意义。
法国知名导演、编剧兼演员瑟蒙(Elie Semoun)的父亲为摩洛哥与法国混血,他向法媒表示:“我支持祖国,即出生国的法国,但我所有家人和最好朋友都来自摩洛哥,因此我很挣扎。若摩洛哥赢我还是会开心,他们输则会有点难过,虽然我认为最终法国会赢。”他指出,法国有许多摩洛哥移民心系母国,坦言:“好像有点兄弟相残,当然这只是运动比赛”。
有来自摩洛哥的马赛球迷亦指,虽然内心挣扎,但看到两国对决仍觉开心,“假如法国赢了,就是连续二届入决赛,这将写下历史;若然是摩洛哥赢,则是非洲球队首次,也是历史新篇。”这位球迷直言两者真的无从抉择,只希望晋级的一队最后能拿下冠军。
一对法国和摩洛哥的夫妇则表示,“我们两队都支持,不论结果如何都是好的”。不过,他们的17岁儿子则表示支持摩洛哥,惟身边朋友尚未表态,他担心今次对赛可能“让友谊出现裂痕”。
事实上,法国北非移民人口众多,单计来自摩洛哥的人口就有70万,种族问题难免成为焦点之一。早于上一轮的8强赛后,摩洛哥和法国队支持者纷纷涌上巴黎、马赛等法国大城街头庆祝,期间部份人却借口滋事,使部分地区的欢乐气氛演变为警民冲突与暴动。
法国“右翼名嘴”泽穆尔(Eric Zemmour)于本周在电视上谴责北非裔法国公民走上街头为摩洛哥欢呼而不是他们的祖国,其他极右政客则借此高举反移民政策,又将这些庆祝活动视为安全威胁。
百年恩怨殖民史:从保护国到友邦
早于16世纪,法国跟占据大部分北非领土的鄂图曼帝国结盟。为进一步加强在非洲的影响力,法国于是与摩洛哥展开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往来。首位法国驻摩洛哥大使Guillaume Berard,更曾于1574年将摩洛哥王子Abd al-Malik从黑死病中拯救过来,使其得以在后来继位苏丹,可说是其“救命恩人”。
19世纪,法国人开始大举侵略非洲建立殖民地,摩洛哥亦不能幸免。1844年8月,法摩两国爆发战争,短短11天的交战便造成数千人伤亡,并逼使摩洛哥承认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主权。其后,摩洛哥一直无力抵抗法国人的军队,只好不断割地求和。1912年,摩洛哥被逼签署《非斯条约》(Treaty of Fes),逼使苏丹阿卜杜勒哈菲德(Abd al-Hafid)放弃摩洛哥的主权,让法国成为摩洛哥的保护国。
二战期间,由于法国需要征召摩洛哥人入伍,成为摩洛哥人移民法国的契机。战争结束后数年,非洲开始出现反殖民地争取独立的热潮,摩洛哥内部的独立声音也渐增,非斯条约最终于1956年3月2日被废除,使摩洛哥正式独立。
此后,摩洛哥与法国双方一直保持友好关系,不过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Hassan II)于1973年实施摩洛哥化政策,将法国在摩洛哥的资产转到摩洛哥人手中,变相实施“去法国化”政策,令摩洛哥因而逐步摆脱法国的影子。
近年,摩洛哥不满法国企图与作为世仇的邻国阿尔及利亚修复关系,加上去年传出间谍软体“飞马”(Pegasus)的监听丑闻,摩洛哥情报单位疑似监听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在内的数百位法国重要人物,导致两国外交关系紧张。
“法国AB队”还是…
今天的摩洛哥仍然深受法国文化的影响,法语则是国内主要语言之一,国家男子足球队亦有不少法国的移民后代,两队今次交锋可说是一场“法国AB队”之战。
作为“法国B队”的摩洛哥,队长路曼沙斯(Romain Saïss)、前锋保法尔(Sofiane Boufal)均是在法国出世,现时26人的大军阵容中亦有5名球员效力法甲球队,包括球队主力的右后卫夏基美(Achraf Hakimi)。此外,现任领队列格古(Walid Regragui)也是在法国出世,球员时代亦主要效力法国球队,可见这支球队不论是球员和主帅都非常熟悉法国的踢法,有助他们作出针性部署,或将使比赛更加势均力敌。
总的来说,“摩法大战”一方面极具象征意义,另一方面却也充满争议。这场比赛不仅被视为阿拉伯国家以至非洲国家与欧洲传统列强历史性的对决,还是前殖民国和被殖民国间的大战,因此不论赛果如何,均有机会成为分化法国境内族裔的导火线。
讽刺的是,法国队本身就是多元文化主义的反映,这让法国当权派感到不安。因为过去多年来,这支球队的成功被视为多元融合的成功,其失败则如法国北非裔前锋宾斯马(Karim Benzema)所说:“若然我进球了,我就是法国人,否则如果我就是阿拉伯人”。
法国极右翼“国民联盟”(RN)党魁巴德拉(Jordan Bardella)等人担心,部分北非裔将之视为报复法国霸权的机会,制造“反法情绪”,紧张氛围恐一触即发。
“摩法大战”前夕,巴黎香榭丽舍大道等各大城市街头,当地人经已严阵以待,商家们亦准备好在大门外加装木板,以防球迷骚乱。法国人一向习惯了,不论国家队输或赢国内球迷皆会一如既往的大肆生事,何况今次对赛的还是国内拥有大量少数种裔人口的摩洛哥。
这场大战结束后,场内却是温情一幕。两队不少球员及领队在球场内互相鼓励,拥抱及握手,可见体育竞赛的两面——既可激使民族情绪高涨,也能化解情仇。
摩洛哥于卡塔尔世界杯至今创造了什么佳绩?
摩洛哥成为史上首支打入世杯四强的阿拉伯国家球队。
摩洛哥为何被称为“法国B队”?
摩洛哥队内有不少球员在法国出生,或在法国球队踢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