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上的薯蓉和番茄汤 激进环保行动的功与过

撰文: 蔺思含
出版:更新:

在名画“向日葵”被泼番茄汤后,不到两周,又有一幅陈列在德国巴尔贝里尼博物馆(Museum Barberini)展出的莫内画作遇到马铃薯蓉“袭击”。随着世界名画、艺术品接二连三的遭殃,人们不得不问,这些环保行动是否已经太过火了?

“哪个更重要——艺术还是生命?”10月14日,21岁的环保活动分子Phoebe Plummer和同伴在英国国家美术馆(The National Gallery)内拿着一个番茄汤罐头,泼向梵高的名画《向日葵》,随后向着围观者高呼道:“它比食物更有价值吗?比公义更重要吗?你是更关心保护一幅画还是更关心保护我们的地球和人类?”

同样的情景上周日再次在德国巴尔贝里尼博物馆(Museum Barberini)上演,这次番茄汤被换成了薯蓉,画作变成莫内的《干草堆》(Les Meules)。该画在2019年以1.1亿美元(约合8.6亿港元)在拍卖中拍出;而是次遭殃的梵高《向日葵》(1888)作为美术史上最知名的作品之一,也是梵高向日葵系列中最经典一幅,估值则达7,250万英镑(约合6.4亿港元)。

来自德国的环保分子同样蹲坐在画作的下方,用德语大喊:世界正处于“气候灾难中,而你却只因为画上的番茄汤和薯蓉感到担忧”。

名画破坏行动

两宗事件当中的环保分子在事后分别被伦敦和德国勃兰登堡邦(Brandenburg)的警方拘留。由于两幅画作均有玻璃保护,涉事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向公众确认两幅名画没有遭到损坏,惟《向日葵》的画框出现“轻微损伤”。“《向日葵》袭击事件”中的Phoebe Plummer在自己的Instagram上表示,今次已是她作为Just Stop Oil环保团体成员第六次被捕。

近来,世界各地的环保分子通过“袭击”艺术品来抗议政府与化石企业的行动愈演愈烈,“遇袭”的展品还包括巴黎罗浮宫藏品、达文西的《蒙娜丽莎》;意大利乌菲兹美术馆馆藏、波提切利的《春》(Primavera );以及陈列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内的毕加索的《朝鲜大屠杀》(Massacre in Korea)。

在这一系列抗议行动背后,大多数抗议者及所属环保团体表示事前考虑到画作有保护层,并非真的想要破坏作品。即便如此,这些行动还是引来了公众的愤怒,包括支持气候行动的民众。

激进环保组织

《向日葵》袭击事件中的两位年轻抗议者为英国环保团体Just Stop Oil的成员,该组织今年初才成立,却已经因为一系列阻塞交通的抗议活动而引来许多负面报道。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指,该团体本月11日在伦敦骑士桥站(Knightsbridge)附近示威时,造成交通完全中断,消防部门的救援行动也一度受阻。

自成立以来,团体一直在尝试不同的抗议方式来吸引公众关注,例如一度中断F1一级方程式赛事,按照另一幅名画《干草堆》(The Hay Wain,康斯特勃作品)制作气候末日版本、并将其盖在原画上......相比此次泼番茄汤,这些行动更加温和、获得的关注寥寥,但《向日葵》“袭击”事件则使团体登上了全球新闻媒体的头版。

细查这些环保团体的历史,Just Stop Oil和 Letzte Generation (Last Generation,德国抗议者所属组织)均是臭名昭著的激进环保组织“反抗灭绝”(Extinction Rebellion)在分裂以后形成的众多环保组织之一。后者在2018年成立后,不到一年间就迅速壮大,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环保组织之一。在其鼎盛时期,组织号召其成员在伦敦、纽约、悉尼、开普敦和孟买等上街抗议,试图让全球60个城市陷入停滞。其创始人Roger Hallam曾因把气候变化比作大屠杀之类的极端言论而备受批评和争议。

2022年6月30日,在纽约市,“反抗灭绝”组织成员及其他环保倡议者进行示威,反对最高法院遏制环境保护局广泛监管现有电厂碳排放的能力。(Getty Images)

但2019年伦敦的一次激烈的抗议活动后,组织“身败名裂”,示威者被媒体形容为生态狂热分子、制造血腥混乱;英国警方宣称该示威活动扰乱了逾8万名警察的正常工作。团体的前发言人Zion Lights近日撰文指:那次抗议活动“使我们失去了公众的支持,并分裂了运动”。

Just Stop Oil和Letzte Generation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反抗灭绝”的激进性质,前者的发言人Alex De Koning在《向日葵》事件后接受《卫报》采访,表示他们意识到激进的行动会使他们失去公众支持,但坚称:“我们不是要在这里交朋友,我们是要做出改变,而不幸的是,这就是改变发生的方式。”

但“反抗灭绝”的教训和社会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则不然。来自多伦多大学和史丹福大学的研究者发现,虽然更具破坏性的抗议活动能够吸引公众关注,但它们可能破坏运动的可信度,并疏远潜在的支持。

尽管Just Stop Oil等组织似乎是深知作品有玻璃幕保护,施袭时“留一线”并无意真的摧毁作品,但不排除这类行为耳濡目染,突袭艺术馆的情况陆续有来。若展品稍有保护不慎,的确有可能损害到人类伟大文化硕果之传承。

在世界不同城市,较为激进的环保分子在抗议者被过路人破口大骂、威胁甚至被上班族拖走的光景已经不再新鲜。如果较温和的抗争无效,更激进的行为是否更有效?

《向日葵》、《干草堆》事件中泼番茄汤和薯蓉的画面在网络上疯传,但那些观看数达数百万、时长不到半分钟的视频中,抗议者的关键议程——向英国政府施压、要求其停止发放在北海海域新的石油钻探许可的呼吁被剪掉;年轻的抗议者也被视为缺乏艺术教育的激进分子。

在一定程度上,团体的宣传策略奏效了,事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了解其背后深意的民众寥寥,误以为名画遭到损害的却大有人在,如此做法除了惹起争议外,又是否真正能促使政府、能源企业,乃至个人为阻止气候暖化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