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种族身分 美国亚裔不再执迷“改名换姓”
很多亚裔美国人向来都有“两个姓名”,一个名字是在英语社交场合中使用的普及英文名,一个则是惯用家人密友之间的原名。但现在这个情况,可能有所改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访问了一位来自伊利诺伊州(Illinois)奥罗拉市(Aurora)的苗族裔美国人(Hmong American,又译赫蒙族美国人)。她的英文名是“Jennifer”,这也是她的法定名字(first name);但她的家人和密友私下会叫她“Tshab”,苗语的意思解作“新”。“Tshab”也是她法定中间名(middle name)。
现在生活于美国的苗族裔社群,绝大多数是20世纪中叶因中南半岛地区战乱,从老挝本土及老挝越南边境,辗转移居到美国的难民及其后代。有些学者从中国视角出发,视苗族裔为汉人中心文化圈的少数民族;而美国官方则将苗族裔与华裔、日裔、韩裔等东亚少数族裔并列的独立族裔类别。
“当我是Jennifer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是在扮演那种怀有美国梦的白人类型角色……Tshab也好,Jennifer也好,两者之间总是互相拉扯着。”她说。
※ Tshab发表的推文,向早前被白人男子袭击的三藩市华裔婆婆致敬
一直以来,亚裔美国人大多会改一个英文名,譬如说Jane、Jessie、Jacob、John之类;或者基于自己的原名拟定一个英语化名字,需要时更改一些串法或拼音,以便于英语交际场景与对方沟通交流。有些人会觉得,改一个便利于主流族群的英文名,能避免别人会对你产生先入为主的排外歧视。
当年改英文名的必要性
根据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United State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USCIS)的描述,早在19世纪末,移居到美国谋生的亚裔人已经有改英文名的习惯。这个习惯同样于犹太裔及非英语欧裔的移民族群之间出现。对于一些在美经商的移民家庭来说,他们认为改一个英文名,能够有利取得顾客信任,更容易获得生意机会。
踏入20世纪,美国少数族群与主流社区之间依然存在很大的隔阂。当年十分流行“黄祸”(Yellow Peril)的说法,排华情绪高涨,连带很多华裔、日裔、韩裔等类似东亚面孔的少数族群一律被刻划成“危险的入侵者”,饱受各种不平等待遇。
过去,有好些亚裔名人都曾公开表示,遇上过有关其英文名和原文名的尴尬经历:印裔喜剧演员Hasan Minhaj曾在清谈节目Ellen Show中多次纠正主持人Ellen DeGeneres错读他的名字;父亲为华裔的荷里活演员Chloe Bennet原本的姓名是Chole Wang(汪可盈),她解释自己把姓氏从Wang改作Bennet,是因为“荷里活充斥种族歧视者”;《星球大战》越南裔女星Kelly Marie Tran则曾经说过其家人选择为她改的英语化姓名是“名副其实的文化擦抹”(a literal erasure of culture)。
现时29岁的Tshab,当年思考过一段很长时间后,决定在上大学时放弃继续使用Jennifer这个名字,以后在任何场合自我介绍时,都会称自己为Tshab。她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根源”致敬。
随着近年围绕种族平权讨论愈加增多,愈来愈多人愿意发声及重视“姓名”中所赋予的多元文化意义。
“现在,要求某人改‘美国化’名字的社会压力已经减轻很多,最主要是愈来愈多美国人愿意拥抱多元文化主义的观点。”一名前USCIS历史研究员向CNN说道。
这位研究员还表示,早在20世纪末,因为政府部门逐步采用自动化系统处理社区事务,譬如申请驾驶执照,系统设定皆为只接纳一个“姓名”。这促使很多少数族裔都不再“多改一个英文名”,而用回本名便可。但研究员补充,这是制度改变的强制性效果。要真正改变社会规范,才能让少数族裔敢于明正言顺地用回本名。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亚裔研究教授Catherine Ceniza Choy亦提到,近年亚洲国家对全球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力愈来愈高,譬如印度宝莱坞、韩国流行文化等,在全球吸纳众多粉丝,加上科技进步和急剧全球化,当今美国已与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社会面貌有着很大的变化,过去“英美文化垄断”(dominance of Anglo-American culture)现象在今天消褪了不少。这些因素皆使美国新一代年轻亚裔,更意识到需要重拾上一代因生存而被迫放弃的宗族文化习俗与传统。
对于Tshab来说,她首次意识到要重拾的宗族文化,就是自己的苗族名字。
“决定用Tshab这个名字是一个反抗行为……我只想做自己,而我自己就是Tshab,而非Jennifer。这是我抵制那种强加于我身上的美国白人化文化(Whiteness of American culture)的开始。”Tshab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