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tney Spears纪录片:反思荷里活童星“被消费”文化

撰文: 伍振中
出版:更新:

美国媒体《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为流行天后Britney Spears拍摄的纪录片《Framing Britney Spears》在二月播出后,引起了各界回响,其中绝大多数评论都是为Britney自小成名而被明星娱乐文化所消费的困境感到同情。
90年代至00年代不少在儿时已大红大紫的欧美演艺童星,往往遭到娱乐媒体攻击、大众舆论批评,而失去了应有的童年时光,甚至有些在长大过程中陷入情绪失控,在金钱与名气的辉煌背后苦苦挣扎。Britney Spears的案例,相信只是演艺圈子的冰山一角。

《纽约时报》今年推出的这套纪录片《Framing Britney Spears》,主要围绕Britney童年时成为美国家传户晓的“电视甜心”,到变成后来因为媒体对其不适当的报道,致使她丑闻缠身,且在大众眼中留下“疯妇”形象的经历。

纪录片当中更仔细记述Britney的“成年监护令”(court-sanctioned conservatorship)法律安排(在此情况下,她对其从演艺事业得到的财富失去控制权,相关权利亦受缩减)、与男星Justin Timberlake的恋情风波,以至媒体报道及公众批评导致她精神崩溃的详细纪录等等。

这套纪录片出街后,由Britney粉丝发起的“解放Britney”(#FreeBritney)网络行动变得声势浩大,纷纷抗议要求法院解除偶像的生活及财产自主权,还要过去二十多年来曾经藉Britney作为摇钱树、间接造成她的精神健康出现问题的媒体、经纪公司及娱乐公司,向Britney道歉。

#FreeBritney本是粉丝们支持偶像而发起的一场网络运动。纪录片《Framing Britney Spears》出街后,这场运动的声势更迈向高峰。(网上图片)

过去被指曾向Britney Spears发表刻薄言论的英国杂志《Glamour》、以讥讽名人著称的美国人气播客Perez Hilton、曾在颁奖台上取笑过Britney的喜剧演员Sarah Silverman,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向Britney道歉。“向Britney道歉”这个字句,在Twitter一时火红起来。

在纪录片中被指经常消费Britney和诋毁她的前男友、知名男星Justin Timberlake,在纪录片播出后遭到网民猛烈批评。Justin Timberlake随即对外公开道歉,为当年对Britney 所做的一切不当行为认错,并承认自己在这种纵容厌女及种族歧视的系统下成为得益者。

他在声明更提到,这个娱乐工业充满缺失,让其得以偏颇地为男性,尤其白人男性,给予通往成功之路的不对等机会。事实上,Britney的初夜、Justin Timberlake自爆跟她的性关系等,也成为当时人们茶余饭后的娱圈八卦,也足见年轻女明星在性方面备受批判与剥削。

※ 纪录片出街后,Justin Timberlake立刻发布道歉声明,以平息事件

美国演艺界能歌擅舞又拍戏的多栖天王Justin Timberlake与妻子Jessica Biel。(Getty Images)

童星怨气有口难言

无论Britney Spears,或是Justin Timberlake,都是早在十多岁便出道且成名的少男少女明星样板。与绝大多数儿童青年不同,他们从小在镁光灯下长大,这固然为他们带来了无穷的财富与名气,但他们在人气高峰期的个人生活,已经没再可能与“保密”、“私隐”扯上关系。

终日受到媒体及狗仔队滋扰、网民言语攻击等等,已成为这些儿时成名童星的家常便饭。

Britney Spears和Justin Timberlake在00年代被视为荷里活金童玉女。(网上图片)

被声名毁掉的童星们

读者们最常记得的成名童星,首先肯定要数到在经典喜剧《宝贝智多星》(Home Alone)饰演8岁小孩男主角的麦哥里高坚(Macaulay Culkin)。《宝贝智多星》在1990年首映后,麦哥里高坚凭着可爱搞笑的演技爆红,片酬节节上升,不过麦哥里高坚的父母屡屡将他变作“摇钱树”。

最终他被迫在15岁与父母对簿公堂,惹上官非,继而媒体广泛的负面报道亦令麦哥里高坚的演艺生涯一落千丈,没有电影公司再敢起用他,麦哥里高坚慢慢淡出演艺圈,后来更被媒体揭发他染上毒瘾。媒体的追访俨如令他再受二次伤害。直至近一两年,麦哥里高坚才间中重现公众场域,惟名气已大不如前。

《宝贝智多星》于1990年上映,成为经典喜剧电影,但小男孩主角麦哥里高坚其后的“星途”就不太平坦了。(网上图片)

荷里活电影公司及节目制作公司,长年都喜爱选用一些童星来担任喜剧或综艺节目的角色,由于这类节目多定位为合家欢节目,因此角色更加“入屋”,讨人喜爱的童星一方面能促进节目收看率,而童星自己(更多的是其父母和经纪人)亦能迅速名利双收。

像现年40岁的Britney Spears与Justin Timberlake,就是凭着在经典儿童节目《Mickey Mouse Club》的演出而一举成名;同期还有当今一线荷里活巨星Ryan Gosling、格林美天后Christina Aguilera,其演艺事业到了今天依然位处高峰,由此可见,这类街知巷闻的童星节目,就是创造未来演艺巨星的起跑线。

《Mickey Mouse Club》一众童星如Britney Spears(最前排右)、Justin Timberlake(右后)、Ryan Gosling(最前排左),现皆成为独当一面的荷里活巨星。(网上图片)

“摇钱树”

然而,几岁至十多岁不等的童星,其实没有成熟的理财能力和待人接物经验,负责管理演出收入、应付媒体采访之类的工作,往往会交由其父母或经纪人代理。如此一大棵“摇钱树”在前,往往就成为了考验人性与亲情的关头。

这也解释了为何像Britney Spears、麦哥里高坚之类“红于微时”的儿童巨星,通常落入与其家人因金钱纠葛而闹上法庭的结局。童星父母往往都是极力鼓励其有天份子女参与演艺事业,因为当子女成为童星,这对他们来说是快捷的赚钱及成名道路。然而,父母们往往被财富蒙蔽了眼睛,失去了对子女的同理心——正是这个电视电影演艺产业链刻意打造“童星”而无可避免地产生的副作用。以利益为先而不顾小孩感受的家人(或经纪人)实在难辞其咎。

在公众目光和私人纠纷的双重打击下,童星最终就成为了产业链上被消费最多的受害者。

粉丝在法庭门外高举支持Britney的纸牌。(Getty Images)

就算是相对“近代”的童星,所经历的际遇也不比Britney。近年披露儿时的惨痛经历,包括遭大人性骚扰,甚至遭性侵犯、强奸。现年28岁、主演迪士尼青春剧走红的Demi Lovato,在今年三月推出的自传纪录片中首次揭露,2000年代后期她还作为童星为迪士尼工作的时候,曾经被人强奸。Demi Lovato没有说出施暴者是谁,只是提到那件事发生后,她仍要“经常见着那个人”。

这些偶像童星长年饱受压力,屡屡出现最坏结局,甚至有怨无路诉,固然令人心酸不已,再深一层去想:歪曲的荷里活童星产业文化,是否是时候需要改变修正了?

在#MeToo风潮近几年冲击荷里活影业界,揭出了女星受到性骚扰及剥削其实是可耻的“常态”,童星及青春偶像也是这套产业文化里的另一群受害者。这套围绕Britney Spears明星心路历程故事的纪录片,显然是一个给予大众及业界再次集体反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