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络欺凌“谋杀”韩星 网络实名制能成对策?

撰文: 伍振中
出版:更新:

雪莉生前经常遭网民恶言攻击,引致长年累月的心理压力,舆论怀疑这是使她走上不归之路的原因。韩星自杀事件也使韩国社会重新思考,是否需要重推“网络留言实名制”,打击网络欺凌。可是,网络实名制在七年前被韩国宪法法院宣布违宪而被取缔,今次因应雪莉自杀事件引发社会讨论,到底网络实名制对于打击网络恶意诽谤,是否一个可行方案?

不少网民都悼念雪莉。(jelly_jilli@Instagram)

早前有韩国国会议员就雪莉自杀的悲剧,要求以“雪莉法”命名,订立打击网上欺凌及恶评的网络实名制,限制恶意评论,加强处罚力度,如判监等刑罚。韩国演艺管理协会发表声明,不会姑息网络攻击,并将联同九名国会议员向政府施压请愿,对发布恶意言论的网民予以重罚。

青瓦台的请愿网站也有联署,要求政府尽快界定恶意评论的定义,并禁止网民发表相关言论。巨大的社会舆论,令到网络实名制有机会“二次复活”。

以艺人命名法规 冀杜绝谣言诽谤

雪莉绝对不是韩国第一位疑因网络欺凌而自杀的艺人。“雪莉法”之所以用艺人的名字命名,是因为早有先例。

2008年,女演员崔真实被网民指控,因为借高利贷问题,连累好友安在焕烧炭自杀。崔真实面对谣言及网络攻击,不堪压力,于同年在家中上吊身亡,终年39岁。事件促使社会推动杜绝网络恶言和谣言的讨论,韩国政府在同年11月起,执行俗称“崔真实法”的《信息通信网法施行令修正案》,在原先已有的网络实名登记制上,扩展实名制的限制范围和收紧规管。

2008年,崔真实受谣言和抑郁症困扰,10月2日在家中上吊身亡,终年39岁。(视觉中国)

韩国政府早在2007年立法实施网络实名登记制,要求用户注册登录时须使用真实身份,但发布消息则可使用化名,即“后台实名,前台化名”。日均页面浏览量达20万人次的网站,需引入身份验证机制。可是,网站的执法难度大,所以遏止网络恶言的成效不彰。

“崔真实法”的具体意义在于,在这个实名登记制下通过修正案,不但将实名制的应用范围扩展至日均页面浏览量超过10万人次的网站(共153家);而且,在这些网站留言时,网民需要使用实名。

但是,韩国放送通信委员会将外国网站排除于实名制之列。热门的社交平台、影片网站如Twitter、Facebook、YouTube在韩国渐渐风行,网民逐步从国内的讨论区、社交平台,转移至国外网站。韩国网民无论在这些外国网站登记账户或留言,均不需使用实名,故网络实名制日渐失去效用。

除了因为外国网站不受规管,大规模黑客入侵及用户资讯外泄事件,亦成为韩国正式废除网络实名制的转捩点。2011年7月,韩国社交网站Cyworld和搜寻引擎Nate遭黑客攻击,导致大约3,500万用户的信息被泄露,当中包括用户的姓名、电邮、手机号码及身份证号码。当年韩国的人口约有4,990万,超过3,000万用户的信息被盗取,即使当中涉及重复账户,这个数字亦十分惊人。

Cyworld泄密事件,是韩国实名制的转捩点。(网上图片)

网络实名制原意是杜绝网络欺凌及恶意评论,却因而令到黑客有机可乘,透过获取账户资料而得到用户的真实身份,事件引起青瓦台和韩国社会反思实名制的私隐安全问题。其后,社会有大量声音质疑实名制侵犯言论自由、网站拥有过多用户资讯,废除实名制的声音渐成社会共识。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在2011年底,向时任总统李明博提交报告,重新检讨实名制的效用。

首尔大学在2010年发表的《对互联网实名制的实证研究》统计指出,自网络实名制实施后,网络上的诽谤帖文从13.9%降至12.2%,仅减少了1.7个百分点。及至2012年,韩国宪法法院基于实名制未能达致预期效果,侵害市民的表达自由和隐私权,宣布网络实名制违宪,制度亦告“寿终正寝”。

违背互联网本质 仅特殊环境适用

韩国是全球首个推出网络实名制的国家,可是互联网的特征是无国界的,国家的法规难以应用到互联网。同时,也因为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网民可随时随地发布言论,执法当局也难有效执行相关法例。韩国网络实名制的例子,证明了实名制在全球联通的互联网存在先天性缺憾。

除了韩国,中国在2012年逐步实行网络实名制。中国独特的网络生态,使该制度至今仍行之有效。中国政府当初以打击恶意言论为由,规定网民在百度、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以“后台实名、前台匿名”的方式进行实名制认证。

互联网时代如何保障隐私是各国面临的大课题。(VCG)

基于中国的封闭性网络环境,大部份网民无法使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作主要讨论渠道。因此,中国政府实行的网络禁令,能够广泛应用于国内网民普遍采用的门户网站及社交平台。于是,曾经在韩国出现的网络实名制漏洞,在中国不复存在。不过,中国网络环境属于特殊事例,韩国实在难以照办煮碗。

重推网络实名制  仅流于倡议层面?

雪莉自杀事件亦反映网络欺凌现象,就算经历网络实名制的起起跌跌,问题至今依然未有解决。若重新推行网络实名制,配合其他网络留言规范措施,“雪莉法”的可行性有多大?

来自台湾的韩国文化研究专家、旅韩作家陈庆德接受访问时指出,2012年的社交网站Cyworld个人资讯外泄风波,是令韩国网络实名制终结的转捩点。这次风波反映的私隐危机,也成为韩国网民的阴霾。

“我觉得要恢复实名制的机会应该不大,主因在于个人资料的问题。最麻烦的是,因为Cyworld事件导致大量个人资料流出,所以(网民)都心有余悸。”陈庆德从国家安全层面,分析韩国政府对于网络实名制的疑虑。个人资讯外泄的事例令政府担心这漏洞会让外国政府(包括最大威胁的朝鲜)入侵及盗取国民的资料。“也许这跟*朝鲜黑客时常入侵韩国网络也有关连,韩国不时传出被朝鲜黑客攻击的报道。”陈庆德说。

朝鲜黑客:根据陈庆德的调查分析文章,朝鲜黑客过去通过虚拟货币交易、网络商城等,成功窃取大量韩国客户的个人资料,盗取价值极高的虚拟货币,也曾入侵国内63部ATM提款机,成功窃取近24万位顾客的个人资料。互联网勒索病毒“Wanna Cry”在2017年5月席卷全球,至少150个国家、超过30万部电脑受牵连,许多专家都把此病毒的矛头指向朝鲜当局。陈庆德指出,韩国认为朝鲜黑客的实力是“世界前五名”。

防毒软件公司Symantec和卡巴斯基在WannaCry早期病毒中,找到朝鲜黑客曾经使用代码,推断朝鲜可能涉及其中。(路透社)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法理因素是,2012年韩国宪法法院已经裁定网络实名制侵犯国家宪法赋予人民的言论自由,而且公益性并不如想像般大。有志推动“雪莉法”的法律界人士如何处理这个由宪法法院颁布的裁决,也是倡议立法的一大窒碍。

观乎韩国的开放网络环境,以前实施网络实名制遇到的先天困难,不会无端消失。因韩星自杀事件而倡议重新推动网络实名制立法,打击网络欺凌,受到现实条件所限,依然困难重重。

下篇:ANTI网络文化肆虐 经理人与艺人联合大反击?

上文节录自第189期《香港01》周报(2019年11月18日)《当网络欺凌“谋杀”韩星 网络实名制成对策?》。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