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大航海.四】赤道小国新加坡北望极地 做观察员国还有……
2013年5月16日,新加坡经过两年申请后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很多人或许会好奇这个地处热带且接近赤道的东南亚小国,何以会关注距离遥远的冰雪地区?
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扼守马六甲海峡最南端港口,掌握印度洋与太平洋交通的海运咽喉,是全球最大加油港之一,每年17,000万艘经苏伊士运河的船大部份都以这里作转口港。2017年,新加坡是世界第五大船舶注册地,排在巴拿马、马绍尔群岛、利比里亚和香港之后,也是仅次于上海的全球第二大货柜港。海运业为新加坡经济贡献不少,全国有多达5,000间海事机构,创造了17万个就业机会,去年占全国GDP的7%。新加坡船厂Keppel Singmarine更是亚洲第一间破冰船公司,2008年曾为俄罗斯的石油公司建成两艘破冰船。
航运格局改变 海运枢纽势危
今天,新加坡已可在造船及其他海事技术方面为北极地区带来一些贡献。新加坡亦积极与俄罗斯建立关系,后者深受西方国家制裁,因此也有意加强彼此往来。新加坡还积极参与北极保育工作,更推出“新加坡与北极理事会永久会员合作方案”,为北极地区原住民提供免费教育服务。
北极航线的全面开通或有机会彻底改变世界航运格局,使地缘政治重新洗牌。新加坡很清楚自己在全球海运版图上的枢纽地位及其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新的海运路线一旦出现,势必抢走该国部份航运业务,对经济构成重大威胁。新加坡在极地融冰的趋势下,仿佛逐渐嗅到埋藏在冰雪之下、风起云涌的诡谲气息,因而决心介入北极事务,希望从中了解更多该地区发展和取得一些话语权。
北极航线富有竞争潜力,加上区内丰富的天然资源,有分析预测,未来或将促成“环北极经济圈”的发展,范围涵盖北美、欧洲和俄罗斯,形成另一个与传统海运路线上各国竞争的全球海运中心,由是可知,新加坡何以会对“北极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如此紧张。为了更快捷的航道和避开马六甲和中东等高风险地区,商船或会分流到北极航线,势必削弱新加坡的枢纽地位。此外,泰国一直盛传有意于南部开凿“克拉运河”(Kra Canal);这个号称“东方巴拿马”的运河若能成真,将可从缅甸海直通暹罗湾,新加坡长久之来的地缘优势将很可能“寿终正寝”。
北极航线是否真的会为狮城海运业带来巨大冲击?香港理工大学物流及航运学系教授黎基雄指出,新加坡的考量未必出于航线本身,因为北极航线应会以运载能源为主,对货运没太大影响。他认为“新加坡可能希望做高增值的事,因为北极航线可能涉及船舶融资和货物运输保险的业务范畴”。而香港恒生大学供应链及资讯管理学系助理教授黄彦璋则认为:“新加坡作为苏伊士运河附近的重要港口,对国家的海运如进出口、转船运输等有很大影响。因为邻近的泰国、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很多时会经新加坡中转前往欧洲或美国。”由于新加坡海运业连接来自中东和亚洲市场的石油等资源,单是目前北极航线以能源运输为主也必定对该国构成不少竞争和影响。
气候问题严峻 不忘未雨绸缪
对于北极航线,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语带保留地表示:“短期内还看不出影响,但长远来说就不知道了。”新加坡以全球重要海运国家的名义加入北极理事会,多年来致力发展航空、观光、金融、博彩业等,以图于经济上“分散投资”,减轻北极航线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冲击。作为缺乏资源的小国,新加坡时刻保持危机感,1965年独立后如是,2010年开赌如是,2013年加入北极理事会也如是。开发北极,对新加坡而言是危亦是机。目前,新加坡对北极的石油资源最感兴趣,正在开发新钻探方法和研究北极港口基础设施,希望投资及参与当地发展。
撇开海运业影响,香港大学地理系助理教授Mia Bennett指气候问题是新加坡关注北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新加坡地势低洼,在短期内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大,也更直接。”随着全球暖化融冰令海平面上升,沿海国家将面临被淹没的危机。李显龙在今年8月8日发表国庆群众大会演说,形容气候暖化关乎国家生死存亡,加上国家四面环海及多属低洼地区,预计未来一个世纪或将需要花费1,000亿新加坡元(约5,600亿港元)应对。
新加坡目前采取了多项保护个别大楼及发展项目的具体措施,例如升高地铁站出入口、要求新发展项目相对高于海平面,机场及码头等重要基建的要求亦将变得更严格。李显龙认为,海平面上升会影响楼价、生活和居民安全,部份低洼地区形势严峻,呼吁国民应以对待国防的心态来看待气候暖化,国家亦应积极落实应对措施,“否则下一代将对我们的不作为感愤怒”。
上文节录自第182期《香港01》周报(2019年9月30日)《北望极地 赤道小国争海运话语权》。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