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究发现 单一“同性恋基因”并不存在
撰文: 梁凯怡
出版:更新:
期刊《科学》(Science)8月30日刊出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和麻州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发现单一的“同性恋基因”并不存在,同性恋行为反而是由多种基因变异影响,但亦最多只有25%的同性行为是受基因影响。
研究员分析英国生物医学库(UK Biobank)40.9万组基因组,以及我与23对染色体生物技术公司(23andMe)6.85万组基因组,并询问参与研究的人士是否只有同性伴侣或同样有异性伴侣。当中约4%男性和约3%女性表示有过同性性经验。
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指出有8至25%的同性行为是受基因影响。当中有五种特定基因变异明显与同性行为有关,两种均会出现于男性和女性身上,两种只限男性,另外一种只限女性。其中一种只会出现在男性身上的变异可能牵涉性荷尔蒙调节,尤其是因为该种变异与男性秃头有关。不过这五种基因变异亦只影响少于1%的同性行为。
有份参与研究的马萨诸塞综合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副教授尼尔(Ben Neale)解释,研究显示单一“同性基因”并不存在,利用基因测试判断一个人会否开展一段同性关系亦不会奏效,实际上不可能按基因预测一个人的性行为。
研究亦有不足之处,受访者主要是欧洲人种,而且他们的年龄范围并不完全反映较大范围的人口,并且只是依赖参加者自己申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