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安倍访华后 日本害怕中国的“反日”是什么?

撰文: 欧敬洛
出版:更新:

首相安倍晋三访华结束,日本放送协会NHK总结了这次访华之旅,其中提到了尽管中日安定发展是合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日本需要担心未来中国可能再现的反日情绪。确实相比起日本的反中,中国的反日情绪来得更炽热,更激进。

安倍访华期间悬挂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中日国旗,日本传媒对中国对日本的“友好态度”感到诧异。(视觉中国)

日本民间非营利团体“言论NPO”日前发表最新一年中日民间对双方国家的好感报告,发现2018年中国人民对日本好感升至42.2%最高点,但日本对中国的好感却与往年相若,只有13.1%。

日本害怕中国突然“反日”

相比中国人民,日本人民基本长期对中国并无特别好感,甚至可以说是“讨厌”。但日本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几乎没有真正出现过大规模的反华示威。相比下2012年日本“国有化”钓鱼岛时,中国各地爆发反日示威,冲击日本商店、砸坏日本招牌或汽车等,中国反日情绪都比日本反华来得激进夸张。

先不论这些示威中国官方有否在背后煽动,但在当天电视上看着这些高叫爱国实质暴徒的行为,日本人理所当然会害怕:哪天中国又来一次反日示威,今天所谓的“走进中日友好新阶段”不就打回原形?

中国在2012年爆发的大规模反日示威,各种暴徒式破坏行为被映在电视上,日本民众对此印象深刻。(路透社)

中日矛盾:历史认识存在分歧

然而深读中日两国人民的矛盾,摒除政治意识形态不同,两国最大矛盾有主要两项:第一是领土争议,第二是历史认识。前者属政治问题,可用“搁置争议”方式绕过敏感话题。东海油田是一例,日俄北方四岛问题也是一例,国家之间要减少领土争议造成的冲突,有很多政治及外交手段可处理。

但后者困难得多。言论NPO报告中显示中国人民对日本的最大不满之一是“日本没有真正反省侵略历史”,而恰巧日本人民对中国最大不满之一同是“中国经常借历史批评日本”。站在日本人的角度,中国就是热爱把已不存在的军国主义作话题,鞭打稻草人。

可是站在中国人角度,这军国主义恐惧并非单纯稻草人。尽管军国主义在日本已不存在,但日本总是有一些极右分子不时在网上放大中国威胁论,不时散播“南京大屠杀不存在”、“慰安妇只是妓女”、淡化日本侵略历史等言论。

如公然在酒店摆放“南京大屠杀不存在”著书的日本APA酒店代表元谷外志雄、向学生灌输极右思想、要求师生齐唱二战军歌的森友学园前理事长笼池泰典等等。当日本政府放任这些声音,同时执政自民党与这些极右组织有来往或关连时,可怪不得中国政府及民间会有如此反应。

当一间要求幼稚园学生唱二战军歌的学校校长,要找安倍晋三夫人安倍昭惠担任名誉校长,想把新校校名改为“安倍晋三纪念小学”时,实在难以想像安倍与这位极右办学团体毫无关系。(资料图片)

日本新一代不明白邻国激烈反应的原因

同时间,日本教育对近代史少有描述。英国广播公司BBC日本藉记者大井真理子曾表示道,在她在学时357页的日本历史书中只有17页介绍现代史。包括打开中日战争序幕的九一八事变日本一般教科书仅有一页描述;对日本侵华战争过程只用一页介绍,攻入南京进行大屠杀仅用一行字的注脚表示;甚至在二战最后日本遭美军原子弹轰炸也只用一行字带过,造成日本新一代对日本二战历史认识不足。甚至不少年轻人连象征法西斯主义的“卍”符号都不认识,“卍”反而还成为日本年轻人常用的网络用字(Manji)。

但因日本保留了完整的战败资料,鼓励学生认识原爆史,才让他们弥补了对二战未期日本战败的知识。但日军发动战争及侵略过程少有提及,造成今天日本人普遍不明白为何中韩等邻国,对二战话题极为敏感,令日本人误以为中国热爱鞭打稻草人原因。

中国主张南京大屠杀中有30万人遇害,但日本一直不愿承认,因日本认为“30万并不正确”。(视觉中国)

南京大屠杀 死不了30万人很重要?

以中日历史观矛盾最深的“南京大屠杀”为例,根据日本外务省的官方说法,日本政府“无法否定日军当年攻进南京后,对非战斗员(平民)进行杀害及略夺等行为,但被害人数难以界定。”这意味日本政府承认在攻入南京后杀害中国平民,但无法同意中国所称的“30万被害说”。

中国南京大屠杀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曾表示:今天再来谈论到底南京到底死了多少人“实质非常可笑”。因为不论死了100人、1000人还是1万人,死多少人都可以称为屠杀。

因此站在中国人角度,日本不时有极右份子高调反驳南京大屠杀,尝试用各种方法证明“没死那么多人”,以致推论南京大屠杀夸张失实甚至不存在时,用不着官方煽动,中国人自然会非常反感。

美军向广岛及长崎丢下的原子弹夺去了近25万人性命,假若某天美国出来说:“原子弹没炸死那么多人,所以不值得如此纪念”,日本被爆者会有甚么感受?(视觉中国)

中日存在芥蒂,但无阻碍中国人持续改善对日本的好感。中国人对日本好感持续上升,有赖日本文化积极输入中国,吸引更多中国旅客前往日本发掘日本优秀之处。日本人更有礼更守规矩、日本风光明媚、污染比中国少、城市普遍发达、产品质量更高等等,这些都无容置疑。只要双方不触及敏感话题,中国人会非常乐意与日本人同台喝酒,打成一片。

但若中日两国若真正需要改善关系,对历史的矛盾必然需要消除。这不是赔偿多少的问题,也不是日本所提倡的“别纠缠过去应放眼未来”问题,正确认识历史是一种诚意。中国会反日的原因,日本需负上相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