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访问】走过逆权时代 韩国传媒人孙石熙:我不是英雄

撰文: 甄梓铃
出版:更新:

5月18日,浸会大学课室排着长长的人龙,顺延着走廊,其中许多是韩国留学生,等候近距离与“偶像”拍照,不说还以为韩星驾到;场外有几位居港韩人举起自制纸牌,说要跟他反映教育问题。曾揭发崔顺实干政丑闻的韩国电视台JTBC新闻社长、主播孙石熙当日来港出席讲座,他在众人眼中是“良心传媒人”,总是西装笔挺,严肃冷静的,真人跟电视看到的没两样。午后走进休息室,坐在记者面前,他谦称自己不是英雄,只是坚守新闻原则,为人民报道。

1980年5月光州爆发民主化运动,上万民众示威,抗议时任陆军中将全斗焕扩大全国戒严令。(VCG)

访问那天,刚巧是“光州事件”38周年。把时间拉回到1980年,光州事件发生时,韩国媒体受到军方箝制,噤声于白色恐怖中。政府严密监控新闻报道,封锁光州地区,禁止记者进入,现存的史料大多靠外国记者冒险闯入禁地采访,才能把政府的恶行公开。

(注:1980年5月18日,当时仍隶属于全罗南道的光州地区,发生了为期十天的民主化运动。上万民众示威,抗议时任陆军中将全斗焕扩大全国戒严令,要求恢复民主制度,却遭政府军事镇压,造成大量平民和学生死伤。)

61岁的孙石熙,说起以此为背景的韩国电影《逆权司机》,当时光州被封锁,国陆媒体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做到,事件结束后多年,韩国仍然是独裁政府统治,根本没有新闻自由可言。近年韩国“逆权系列”作品掀起政治电影热潮,在香港票房大卖,许多身处政治旋涡的港人感同身受。不论《逆权司机》、《逆权大状》还是《1987:逆权公民》,都是记录1980年代韩国抗争历史的故事。

访问(上):揭发崔顺实干政丑闻 名主播孙石熙来港谈伞运:不是失败是过程

光州事件一直未获彻底平反,过去多名保守派总统不主张重启调查,历史真相仍留下很多疑问和空白。(VCG)

电影情节终究是改编的,但那段不堪回首的动荡岁月,眼前这位入行近35年的前辈曾经亲身经历过。对于许多韩国人来说,光州事件的伤痛无法抹掉。这么多年,事件一直未获彻底平反,过去多名保守派总统不主张重启调查,历史真相仍留下很多疑问和空白,包括确实的死亡人数。孙石熙表示:“回望光州事件,新闻媒体要开始思考,当时没有做到哪些事,现在又应该做什么?”

风雨中抱紧新闻自由

在光州事件四年后(即1984年),孙石熙投身新闻界,加入公营电视台文化广播公司(MBC)担任记者。初踏足新闻界,已见尽媒体受诸多掣肘。尽管当时的韩国总统全斗焕高举“实现社会正义”之名、强调“总统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但任内贪污敛财,一手打压异见言论,另一手掌握报社营运的命脉,包括吊销多家杂志的牌照。孙石熙称,政府在那个年代发放“新闻报道指引”,要求报社配合,控制媒体报道什么,记者只好依从指令去做。

1992年孙石熙参与MBC罢工,一度被警方羁押20天。(网上图片)

直至1980年代末期,部分记者意识到新闻操控的严重性,新生代开始组织工会,发起劳工运动,企图打破媒体与政府的关系,孙石熙便是其中一人。1992年,世贸展开乌拉圭贸易回合谈判,MBC高层阻挠记者报道有关韩农利益受损的消息,孙石熙于是加入罢工,一度被警方羁押20天。网上流传当年旧照,可见他身穿蓝色囚衣,戴着手铐,脸上还隐约浮现一丝微笑。

年轻的他作为工运积极份子,曾经怀疑自己,能否带领同事团结一致,争取真正的新闻自由。他忆述:“我们尝试了很多次,也试过无数次通宵示威,大部分情况都是失败的,同事们感到沮丧、疲累和失落。当时在想,下次会否再因为(争取)公正报道而罢工呢?”他强调,所谓的公正报道,是不受任何政治压力与其他外来因素影响,坚守这个新闻原则相当重要。

来自财阀的压力日增

随着1987年举行总统直选,韩国在30年的民主化过程中,政府逐步放宽新闻管制,媒体渐渐独立自主起来,惟迎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媒体受大财阀影响。孙石熙认为,今天的韩国社会,部分报业实质上由大财阀控制。财阀提供广告等金钱利益,左右新闻机构的报道,使韩国的新闻自由褪色。

孙石熙在MBC的20多年,担任过直播时事节目《100分讨论》主持人,采访不少重量级政客,锐利的“锥子质问”作风,为他积累了口碑,成为韩国备受尊崇的传媒人。直至2013年,他加入新收费电视台韩国中央东洋广播公司(JTBC),担任新闻社长和《Newsroom》主播。外界曾忧虑,孙石熙加入这家有三星股东影子的私营媒体,是否能维持公信力。

不过,孙石熙领军下的JTBC新闻部,可没令韩国人失望,对于批评政府及大企业的力度,毫不留力。纵使JTBC的母公司是《中央日报》,背后的“金主”,即是三星集团,但是,孙仍无惧高层压力,没接受三星的广告,捍卫团队的编采独立,首仗即揭发三星集团打压工会成立;在2014年世越号沉没,JTBC又揭发搜救期间各种弊端;当然最瞩目的是,2016年踢爆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闺密崔顺实干政;以至近期韩国政坛爆发的性骚扰丑闻,他领军的新闻团队一直走在最前线,报道社会真相,令成立短短五年的JTBC成为韩国最具公信力传媒之一,而孙石熙本人亦因敢言形象,深受国民欢迎,甚至成为扬名海外的韩国传媒人。

韩国传媒人孙石熙5月来港,分享工作经验,强调媒体能改变社会。(甄梓铃摄)

在追查真相时,每每遇到不小压力。以两年前“崔顺实门”为例,JTBC记者在垃圾堆中取得崔顺实使用过的平板电脑,揭露朴槿惠传送政府文件给崔顺实,涉幕后干政。

孙石熙表示,有关报道播出后,其实饱受压力,例如遭到朴槿惠的支持者骚扰,甚至有人跟踪他的妻子。不过,这些都无阻其信念。朴槿惠最终因事件遭弹劾、入狱,韩国政局翻天覆地,印证了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媒体能改变社会”。“当国家的权力愈大,或会利用传媒控制舆论,我的原则是,不能被政府及权力利用。媒体不是属于国家的,它代表着人民的意见。”孙石熙对在场记者说话,有着教导后辈的味儿。他嘴上虽然说得轻松,然而,新闻工作者要做到凡事客观、不偏不倚,并不容易,“我也经常被不同立场的人攻击,例如极左和极右势力人士,这不是一份容易的工作。”

他又举例说,韩文中“worker”有勤劳者(근로자)和劳动者(노동자)两个意思,两者有工人阶级之分。前者站在管理层及雇主的角度出发,后者透过组织工会向雇主争取权利,韩国媒体普遍使用“勤劳者”一字,然而,他却在JTBC新闻报道中改用“劳动者”,为基层发声。

孙石熙领军的JTBC新闻团队,揭发崔顺实干政丑闻。图为2016年韩国首尔举行的反朴槿惠示威。(VCG)

是时候改变新闻传播形式

现今互联网发达,人们透过不同渠道接触资讯,为新媒体带来不同的发展机遇。孙石熙指,新媒体给传统媒体造成挑战,但更为重要的是,若传统媒体不作改变,长远必然会退步。

在媒体转型上,他希望在退休前改变韩国“硬梆梆”的报道方式。韩国的新闻报道程序一般是先介绍事件、再解释来龙去脉、然后访问专家,最后总结,格式千篇一律。孙石熙去年建议记者在新闻报道中,除了事件主角和目击者外,不需找专家分析,“因为访问专家的内容,人人(答法)都差不多。”他又要求记者用字浅白,“现时的新闻用字跟1970、1980年代没有分别,好多生字,年轻的观众很可能听不懂。”孙石熙和他的团队于今年初开始研究如何修改新闻报道及访问的形式,并制作了“JTBC guidebook”,“guidebook”的意思不是一本实体书,而是手机应用程式,方便随时随地查阅。

非政府组织“无国界记者”上月公布世界新闻自由指数最新排名,在全球180个国家及地区中,香港排第70,韩国则排名43。虽然香港本年排名较去年上升3位,但组织警告中国当局的干预不断增加,香港传媒在报道本地与中国政治新闻时愈见困难。孙石熙寄语香港的新闻同业,要时常寻找机会表达意见,“有时候可能会对你带来麻烦,但这是一个过程。”他想了一想说,1980年代在争取韩国新闻自由这路上,自己经历过更艰苦的环境,但从未轻言放弃,“这是你的工作,你怎会对工作感到厌倦?”

在小小的房间里,我们跟孙石熙天南地北地聊了近两个小时。曾赴美国深造的孙石熙,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访问时他用韩文,夹杂些英文回答记者们的提问。与其说访问,感觉似是跟前辈交流,他偶尔发挥主播精神,反问记者一些问题,了解其他人的看法,近至后伞运时代、中港新闻自由,远至南北韩关系,皆是讨论话题。诚如他在访问开头说:“我不是英雄,也不是什么大人物,只是对每件事有自己的原则……很多事情不能只看一面,要全方位看。”

上文节录自2018年5月28日出版的第113期《香港01》周报。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