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楼中失落的诺曼第登陆史:两港青学者追寻中国老兵二战足迹

撰文: 官禄倡 罗保熙
出版:更新:

1944年6月6日发生的诺曼第登陆战役(D-Day)是人类迄今最大规模的抢滩登陆战役,15万名盟军士兵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的诺曼第登陆,此战役为解放法国作出重大贡献及为盟军于西线的胜利奠定基础。

当年曾参与此战役的24名中国海军军官之一的林炳尧,或许从未想过,自己写有这段亲身经历的日记会在80年后,成为促进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瑰宝。香港两名年轻学者麦晓晖(John)和许创彦(Angus)深受日记的启发,前往世界各地探寻历史脉络,希望通过筹办展览让更多人认识这段珍贵历史。

上述日记中所记载的故事极为详细,在历史研究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是全球已知唯一、有关中国海军参与D-Day的一手由中文记载的史料。而这珍贵的史料竟藏在一座邻近香港大学的唐楼中某空置单位内,直至2015年面临拆卸时才得以意外重见天日。西方及全球史学界都对这段历史有持续的研究,这些史料亦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香港01》近日与二人倾谈,了解他们追寻这段珍贵历史的过程和点滴。Angus向记者忆述,他当时正在港大读三年级,初次见到新闻报道后大受震撼,他说:“我从未想过D-Day的历史竟然与香港有关,也不知道有中国人参与这场战争”,他随后在2022年结识John,两人均认为这段历史意义重大,不应让其蒙尘于象牙塔内,故决定藉今年适逢80周年的契机举办展览,冀将这段历史发扬光大。

Angus从收藏家手中借来这些历史资料,了解当中故事,John则在2023年从他口中初次听到这个故事时,对有中国人参与其中“感觉很诧异”。起初,他们只是当作个人兴趣来做研究,谁料之后发掘到越来越多的资料,John坦言:“感觉全身起鸡皮、毛管戙”,两人因此“越陷越深”,为了走访各地追寻历史线索,还辞去原本工作投身于此,最终决定在2024年初全面开展研究。

我从未想过D-Day的历史竟然与香港有关,也不知道有中国人参与这场战争
Angus

自荐前往他乡受训 英伦一别红颜身赴战场

1942年,美国第32任总统小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决定为盟友提供更多援助,二战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趁机说服英美协助培训中国海军新秀。John和Angus在今年4月来到台湾,翻查这些受训中国海军的资料,竟找到一则当时25岁的林炳尧用电报发给蒋介石的自荐信。Angus分析他在战争年代未有放弃梦想,“他不满现状但没有放弃,一直在找寻机会、装备自己,最终的确让他等到一个机会”。

麦晓晖(John)和许创彦(Angus)指出,这些史料对诺曼第登陆战役(D-Day)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欧嘉乐摄)

Angus在2023年8月已开始着手寻找历史线索,John随后跟上,在对比当地退役老兵的战争日记与其他历史资料后,确认林炳尧的部份记录属实。

日记中记录林炳尧经过层层遴选,从400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终随另外23名海军军官来到英国,在1943年10月于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Greenwich Royal Naval College)学习,后于军舰上实习,首个获派任务正是D-Day。而在出发任务前几天,他收到一封来自英国女子Violet的情信,其中用英文写着:“我感到必须写信给你,因为你正在冒着生命危险尽自己的一份力来缩短战事。”

信中还写“自己感到困惑,祝你好运”,John分析二人相约在D-Day前的周末见面,惟女方因身体不适改为下周末再会,岂料林炳尧随后便投身战场。林炳尧还在日记中写上D-Day前一日的情况:“晚上约8时,看到军队的船只像蚂蚁般多,分散在海面上蠕动,向南移动”,当时盟军计划趁夜色横渡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第地区的5个抢滩登陆地,而在翌日黎明时分,林炳尧看到英国厌战号战舰(HMS Warspite)发出第一声枪响,这场关乎解放法国的战役——诺曼第登陆战役随即正式打响。

林炳尧与Violet的故事横跨80年仍能触动人心,两位年青香港学者在初读后经已大受感动,John表示:“当我们读到Violet这句话时,感觉战争与我们这一代看似遥远,虽然今天在媒体上也不时看到俄乌、以巴战争,而看到中、欧两地人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这样的感情,这封信道出了对出战士兵的一些盼望和感受十分深刻,我们当时已认定它必须展出。”

人文精神穿越二战影响当下

回顾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当中改写人类命运、历史进程的大人物固然备受瞩目,但过程中的小人物遭遇其实亦不能忽略,因他们“贴地”的经历,往往更易被大众共情。

近年来,国际形势愈趋复杂,俄乌战争、以巴战争相继爆发,引发人们对国际安全的担忧和不安。而上述历史中的小人物当时正在历经二战,许多地方不仅贫困,连三餐温饱也成问题,因此可见他们在大时代如何处世。

日记内有许多很坦率的情感流露出来,很少修饰,不同于书本上硬邦邦的文字,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他们各自的故事中找到一些启发。
Angus
Angus从收藏家手中借来这些历史资料,了解当中故事。(欧嘉乐摄)

John以24名中国海军的情况与他们的经历类比说:“我们连同协助我们的义工这群人本身并不有名,但媒体对我们的事情有所关注,原因是我们在历史的某一时刻如何去抉择,当中包含了作为年轻人的无力感,其实是每一代的人都能够代入到。”

Angus和John二人是修人文社科出身,前者是读历史、后者读政治。“人文社科真正想教出来的精神和人文素养,若加以重视其实就是这些学科的精髓。”John 说:“我们的许多义工都是受这些东西所吸引。正如我们第一次看那封情信,看到那句说话触动了我们,正是这些方面让世人动容。”

然而,他俩在举办如此有意义的展览的过程中也非一帆风顺,他们也曾被大泼冷水,指香港年轻人不会对历史有兴趣云云,亦曾碰到不少困难和樽颈,如有人对这段历史不感兴趣、有老兵后人婉拒他们的访问甚至因香港当下的政治环境而有所虑顾,“另外就是这段历史仍有许多未知,有点大海捞针的感觉。”

今年5月,麦晓晖(John,右二)和许创彦(Angus,中)继杭州见面后,再与黄廷鑫之子黄山松先生(左二)聚头。(受访者提供)

“每每在世界大事中,总会找到香港的身影”

最后,两人在调查中发现,无论东方和西方均对这故事具有强烈兴趣,令人感到这件事强大的国际连结性,有如“东西方之间的桥梁”。John引述自己与学者吕大乐的谈话,说若将本港和一个相似规模、人口密度、历史背景的城市比较,香港是“具有世界史上不成比例的特征”。

这并非是说香港是‘主角’主宰了整件事,而是每每在世界大事之中,总会找到香港的身影。
John

今年2月,他俩联络到24名中国海军军官之一黄廷鑫的儿子黄山松,他是一名历史系教授,十分看重历史保育和传承,曾出版过父亲的口述记录,讲述黄廷鑫当年在欧洲战场的经历。这位年逾70岁的老人本以为在出版后这段历史便会“就此翻页”,未料竟然有两位香港青年找上门说会继续研究下去,故他很珍惜这次机会,即使年迈亦尽力帮助二人。

许创彦(Angus,左)麦晓晖(John,右)均认为这段历史意义重大,不应让其蒙尘于象牙塔内。(欧嘉乐摄)

黄山松还向二人分享指,内地学者难以去到台湾查看历史档案,反之亦然,而香港是唯一可沟通两岸四地,并可将所有资料整合后翻译成英文再推向国际,可见香港这座国际性的城市在令这故事走向世界发挥重要作用。这让John想起数年前一位曾参与M+的本地博物馆界名人的一番话,他说在大中华以至整个亚洲地区,只有香港能容纳得到这样一个世界级的博物馆。

因此,二名策展人对今次展览有信心,认为颇受欢迎,形容筹办过程似“一呼百应”。John更引用中大前校长金耀基的话将其总结为:“香港看见世界,世界看见香港。”

展览开幕临近,9月10日至12月25日率先在香港两个场地展出“唐楼中的二战日记:从香港见证欧洲战场的中国身影”,初步计划2025年2月至4月在英国分三个地方展出,还预计在法国、新加坡展览,美国与加拿大亦在构想中,或安排在2025年之后。最终,他们亦打算在其所有展览结束后,将这些历史资料放上网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