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选手村无冷气:泰女叫救命、港队成员半裸 法国人坚持什么?
巴黎奥运村上周正式开幕,并相继迎来各国运动员入住,最受外界关注的必然是冷气机问题。今届奥运主打环保、减碳,矢志打造现代史上第一届碳中和奥运,冀成为全球暖化的环保典范,赛会原先更表明不会为选手村的7,000个房间安装冷气。
然而,不少运动员纷纷抱怨巴黎的高温难受,在多国代表团的强烈要求下,奥组委最终妥协“跪低”,宣布并为选手村订购约2,500部冷气,供逾三分之一房间使用……
位于巴黎北部的选手村,最多可容纳将近1.45万人,其中包括9,000名运动员。选手村的运动员公寓中并没有安装冷气,但大多数公寓的朝向设置为遮挡窗户免受阳光照射;大会还在地板下建造了迷宫般的管道,这些管道连接地下井,透过经冷却的冻水在建筑物中循环,从而冷却每个房间。此外,奥运村内广设花园、多种树木,旨在进一步降低周边环境和室内的气温。巴黎市长伊达尔戈(Anne Hidalgo)坚称,各国运动员将会感到“非常舒服”。
赛会不安装冷气机的决定,多少源于其作为当今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根据多个国际机构和环保组织维护的数据,这一许多家庭必备的电器占全球每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5至10%。除非减少使用,否则其整体碳足迹预计在未来几年将会增加,至2050 年有可能会增加一倍。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奥组委将重点放在改建现有设施而非新建场馆,以减少建筑施工中水泥的使用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赛会还会放弃柴油发电机,转而使用再生能源。 此外,大会亦要求前往比赛场地的车辆不得开启空调,食物菜单也尽量减少烹调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连座椅亦由回收塑胶制成。
“有人或会在到达目的地前晕倒……”
然而,对于不装冷气机的决定,许多国家的运动员似乎并不卖帐。在7月份巴黎夏季的炎热天气下,连日来抵埗的各国运动员大多感觉难受、不时叫苦连天。其中,泰国乒乓球女单选手奥拉旺(Orawan Paranang)在IG上发布坐在来往赛场的旅游巴影片,她表示:“五个人坐在一起都这么热了,如果整架车都坐满,可能有人会在到达目的地之前晕倒吧。”
其队友瑾妮帕(Jinnipa Sawettabut)也抱怨夏天的巴黎太热,而且旅游巴不开冷气。她经过中国队宿舍时羡慕地说:“听说中国队带了冷气和厨师,真想去中国队宿舍凉快一下,吃个豆角焖面。”
不过,中国体育代表团日前召开记者会,澄清团队并未自备冷气和床垫到巴黎,秘书长张新更强调:“中国运动员不是温室的花朵,可以主动克服各种的困难。”他补充,奥运村内有移动冷气租赁服务,代表团会根据天气情况考虑是否租用。
事实上,除了少数国家如德国、瑞典支持无冷气奥运,主动配合透过地热系统以及过滤器、百叶窗和风扇等其他简单机制来应对高温天气外,许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巴西、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却表明将为选手们向奥组委租用冷气机或自行配备便携式冷气机。
澳大利亚奥委会首席执行官Matt Carroll曾表示:“我们可以理解不使用冷气减少碳排放的理念,但这是一场高水平的奥运比赛,不是去路边野餐。”具体来说,睡眠是他们主要考虑因素,许多运动员担心太热会影响睡眠,导致在比赛中变得虚弱或头晕,又或因此而有所分心。
为冷气而烦恼,法国人理解不能?
尽管外界有不少人对巴黎奥运不装冷气的决定冷嘲热讽,但其实从法国人的角度而言,或许他们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多国代表对此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有看过Netflix大热剧集《Emily in Paris》的观众或许记得有这样的一幕,Emily 的法国同事曾经作出解释:“冷气在巴黎并不常见,冷气很不自然、很做作,也很美国。”、“冷气对你不好,我们生来就是要感受季节变化的,你就不能接受自然吗?你一定要掌控所有事吗?”这多少反映了法国人对冷气的看法,就是他们真的认为冷气机真的“没有必要”。
在法国,只有约四份之一的家庭装有冷气,基本上全国气候长年温和,真正的夏天集中在 7、8 月,一年只有几个星期的温度超过 30 度,且日夜温差大,而热浪也是近年才有的事。由于许多法国人倾向在最热的这段时间出外度假,故为了一年很短暂的热天安装冷气机似乎的确“不太化算”。
此外,法国许多建筑是石砌、砖造建筑,这类建筑有冬暖夏凉的特性,对热的隔绝效果良好,而法国人也想用冷气机破坏优美的建筑外墙。还有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就是冷气机和电费本来在欧洲已经非常昂贵,加上受俄乌战争产生的能源危机影响更是雪上加霜。这大概解释了安装冷气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件很遥远的事。
有专家亦指,今次的争议其实反映了现代人过于依赖冷气机的情况,人类其实有在大自然中调节体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