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多安的连胜休止:土耳其经济正为长期政策失误付出代价?
多年来,土耳其的选票并非由经济决定。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在经济前景恶化的情况下,几乎赢得了他参加的每一次选举。
作者:伦敦国王学院金融学教授Gulcin Ozkan
这是因为身份政治在土耳其扮演着重要角色。埃尔多安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Justice and Development Party,AKP)执政22年,其政策造成了国家的两极分化。
然而,埃尔多安的连胜势头在3月31日星期日土耳其地方选举后戛然而止。这是2002年以来,埃尔多安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首次在地方选举中失利,而主要反对党则在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等重要城市取得胜利。
这次选举的形势之所以与以往不同,是因为多年政策失误所累积的问题已经开始严重影响到土耳其的经济。
在选民前往票站之际,土耳其的经济形势究竟如何呢?
3月21日,土耳其央行出人意料地将利率上调至50%。埃尔多安在2023年5月连任总统后连续加息,这次则是最新的举措。此举被视为土耳其央行决心打击徘徊在70%附近失控通胀的证据。
上调利率的举措获得广泛好评,人们认为这是长期实施非正统货币政策的土耳其所迫切需要的。埃尔多安之所以采取非常规政策立场,是因为他深信提高利率会加剧而非缓解通货膨胀水平。
疫情和俄乌战争在全球引起通胀率大幅增长。几乎所有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提高了利率,而土耳其却进行疯狂降息。人为的压低利率进一步推动了国内通胀率上升,使土耳其的通胀水平与阿根廷和委内瑞拉这两位“世界冠军”相当。
与其他新兴经济体脱钩
面对全球金融紧缩,新兴市场展现出令人惊讶的韧性。许多新兴经济体没有受汇率的大幅波动波及,没有受到债务困扰,并成功控制了通货膨胀,上一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历史没有重演。
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新兴经济体成功改进了政策框架,特别是加强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具体而言,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大大加强了沟通,提高了透明度,在预测通胀方面的能力也大大增强。因此,智利、捷克和南非等国都展示出优于发达经济体的表现。
遗憾的是,土耳其在这方面是个例外。该国完全放弃采取独立的货币政策,其中央银行更在过去五年中换了六任行长。
政治在土耳其经济政策中的作用更是不成比例。土耳其于2018年对宪法进行了修改,赋予埃尔多安重大行政权力,以在2023年总统大选前推动一项非常慷慨的支出。
该国最低工资大幅提高,还得以实施成本高昂的养老金计划和补贴住房项目。公共开支的扩大自然令本已酝酿的通胀压力加剧。
在宽松货币政策的大环境下,土耳其是一个异类,而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其他国家都在收紧货币政策之际,土耳其却在降息。这就是土耳其央行现在不得不在其他国家刚刚进入宽松货币周期的时候提高利率的根本原因。
这有什么影响?
货币政策失误对大多数国家来都影响重大。但对于像土耳其这样对贸易和资金流动高度开放的国家来说尤甚,因为对这些国家来说,国内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汇率变动。
土耳其里拉是埃尔多安非正统货币政策的最大输家之一。在过去六年里,里拉对美元的汇率大幅下跌。2018年1月,你需要拿出3.76里拉才能购买1美元。如今,这一数字涨到了31.9里拉。
里拉币值的大幅波动对土耳其经济影响重大的原因有几个。
首先,土耳其进口商品的很大一部分是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产品,特别是占该国出口近一半的车辆、设备和机械器件。里拉的任何一点贬值都会推高投入成本,进而擡高价格,降低该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其次,土耳其从国外进口大量能源。同样,里拉的一丁点贬值都会增加进口能源的成本。
第三,土耳其有大量的外币债务。这就让里拉贬值的代价更高昂。里拉的任何贬值都会放大偿还一定水平的外币债务所需的资源量。
前路
土耳其回归更正统的经济政策是个好消息。但是,土耳其这一转向太晚了,即使紧急扭转政策也不足以扭转经济颓势,尤其是在抗击通货膨胀能力方面。持续的通胀压力迫使国民增加外币持有量,这对里拉造成了进一步的压力。
面对外资流入的放缓,政府不得不消耗大量外汇储备,以防止里拉进一步贬值。3月21日的大幅加息也应被视为类似的情况,这是土耳其为过去的政策失误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更重要的是,土耳其回归更传统的经济政策已近一年,却没有以适当的机构改革为核心的经济结构调整计划。如果需要证明强大而独立的政策机构是否有利于经济表现,那么其他新兴经济体最近的恢复力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巴西便是其中一个案例,该国就不仅从疫情中强劲反弹,更成功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其货币的表现也在全球名列前茅。
本文转载自The Conversation,香港01获授权编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点击阅读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