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直击|昔日“反华示威重灾户”坚守 惟叹︰没有永续经营地点

撰文: 顾慧宇
出版:更新:

越南作为中美历史上的争夺之地,近年不时与中国爆发南海之争,但同时因经贸来往及湄公河水源等而难以与中国脱钩或者有过激的反制,在中美两个大国博弈间左右逢源,是越南领悟到并希望保持的“生存之道”。而同样夹在中美之间的台湾,在越南这里的角色更为微妙,台商如何看关税战,值得了解。越南台湾商会联合总会总会长兼峰明集团董事长蔡文瑞向《香港01》诉说当地开厂“乐与悲”。

越南早年爆发大型反华示威,蔡文瑞是南越传统工业重镇平阳省最大受灾户。他当年曾扬言,越南投资黄金期仅剩下5至10年,但最终还是继续留在越南经营至今。(顾慧宇 摄)

曾言越南投资黄金期仅剩下5至10年

台湾政府曾鼓励台商投资越南,以减低对中国大陆的依赖,不少台商积极响应,加上近年“中国+1”政策的号召,目前台商累积投资额达550亿至600亿美元之间,共有高达4,650个台资厂家在越南,仅次于韩国。而越南台湾商会联合总会总会长兼峰明集团董事长蔡文瑞,便是当年响应号召的一员。

不过,越南在2014年爆发大型反华示威,南越传统工业重镇平阳省更爆发涉及人员伤亡的“513事件”,而蔡文瑞是省内最大受灾户。他当年曾经扬言,越南投资黄金期仅剩下5至10年,但最终还是继续留在越南经营至今,随著厂房产能不断扩大,已发展为目前东南亚最大的自行车座骑品牌及生产商。

回忆起当年的事件,蔡文瑞仍然历历在目,他说到,争端源于中越南海之争,越南渔船被中国驱赶,促使越南工人也加入抗议,针对中国的工厂来进行破坏,而台资公司由于越南政府支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代表台湾的晴天白日旗曾被禁,台商不能公开悬挂表达自己与中国大陆企业的分别,故此也遭到牵连,成为工人泄愤的对象。

由于越南政府支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代表台湾的晴天白日旗曾被禁,台商不能公开悬挂表达自己与中国大陆企业的分别。(Ann Wang/路透社)

峰明集团当日旗下两家厂房被人纵火至完全焚毁,办公室遭遇抢劫,蔡文瑞自己亲弟又失踪,工厂有工人死亡,死者为来自中国大陆的机器装配师,是除了河静省以外,唯一一个在事件中有死人记录的地方。“10几年来的投资、公司资料文件,还有自己收藏的东西,一切都化为灰烬,但同时还有一大堆东西需要处理,包括要考虑工厂要不要继续?”

政府极力保证不会再发生类似事件

蔡文瑞坦言,当年确实有想过要撤离越南,“我就想会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但政府也是极力保证不会再发生,并派遣很多警察来控制局面”,加上考虑到实际情况,不希望客户订单受到影响,可幸的是团队及工人仍在,因为在短期内也无法将整个生产转移至其他地方,所以最快及最好的解决方法是留在越南找新场地及设备,重启生产。

而事件后越南高官也有亲自来探访,表达其关心,但在实际的金钱补偿方面,蔡文瑞至今未有获取过分毫,即使后来重启业务后税务方面也没有任何减免,只是推卸给保险公司做补偿,“所以对于我来讲就是受损严重,也曾经想过抗议去争取,但并没有那样的空间及时间去允许,身心也感觉疲累,还是自己想办法重启生产会比较实际。”

特朗普1.0时代也是“中国+1”策略兴起之时,蔡文瑞因应自己业务情况及市场需求,将二期厂房出租给中资企业,从此除了做“厂佬”外,也多了一个“包租公”身份。

在台湾政府等方面的帮助下,蔡文瑞获得银行担保融资,并在平阳邻近地方找到一个较原有占地仅有1万平方米厂房,更大的地块,首付厂房占地就达逾7万平方米,迎和了短期内重启生产,以及日后业务拓展的需求。

应“中国+1”策略成为“包租公”

越南其后也迎来了特朗普1.0时代,也是“中国+1”策略兴起之时,蔡文瑞因应自己业务情况及市场需求,将二期厂房出租给“出海”的中资企业,从此除了做“厂佬”外,也多了一个“包租公”身份,得以赚取稳定的租金收入。“老天关了一道门,但开了另一扇窗。”

目前峰明集团在平阳的厂房规模达600至1000个工人,主要是负责出口业务,欧洲一直为最大市场,而近年也新增了美国市场,但占比不算太高,故此受此次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属于有限。越南出口欧洲市场会享有关税优惠,未来预计更将进一步降至零。

蔡文瑞透露,目前正在筹备全新的欧洲罗马尼亚厂房,计划将部分越南产能转移至欧洲。“可能10年后回头看,又会觉得说,我们又比别人更早布局了。”(Reuters)

拟将部分越南产能转移至欧洲

蔡文瑞并透露,因应客户希望缩短供应及交货期的需求,他目前正在筹备全新的欧洲罗马尼亚厂房,计划将部分越南产能转移至欧洲。“可能10年后回头看,又会觉得说,我们又比别人更早布局了。”

蔡文瑞当年大型反华示威后曾扬言,越南投资黄金期只剩下5至10年,目前10年限期已到,再展望未来10年,他相信传统制造业经营会比较艰辛,因为随著高端产业包括电子业的进驻,会对传统制造业在劳工市场方面,带来进一步竞争,再加上物价及成本的增长,带动整体制造成本上涨,压力趋增。

工人招聘会越见困难  料未来10年传统制造业经营艰辛

“当一个地方高速发展到二三十年,最担心的就是房地产及工人工资等物价跳得太高,很多产业会做不下去”他以台湾为例,80年代制造业发展迅速,但至80年代末台湾已经很难找到当地员工,故此需要引入来自菲律宾及泰国等地的外劳,至90年代,台湾厂家开始陆续外移至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大陆及越南,其后并形成趋势。

蔡文瑞预计,未来10年越南经贸还是会继续增长,但传统制造业经营会越来越艰辛,工人招聘会越见困难。(顾慧宇 摄)

蔡文瑞也是在90年代来到越南考察,并最终在2000年开始在越南投厂生产,一眨眼25年已过,经历了越南地价租金、物价及工人工资等成本飞速上涨。他表示,目前越南工人一般工资每个月可达400美元,但仍低于中国大陆的约5000元人民币(约700美元)。如果未来十年工资水平以每年5%上涨的话,预计届时也不会高过中国大陆,故此较中国还是可能存在吸引力。

而事实上,越南确实仍在持续吸引外资厂家进驻,近年更由于特朗普1.0效应,吸引了电子业等高端产业在此设厂。蔡文瑞表示,电子业投资都很大,不是说想搬就搬,故此预计未来10年,越南经贸还是会继续增长,但传统制造业经营会越来越艰辛,工人招聘会越见困难。

预告“有永续的企业,但没有永续的经营地点”

他指出,而整体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会带动整体成本上涨,会影响在越南厂家的竞争力。当中特别是传统制造业,利润本来已不是太高,成本若果再进一步增加,压力会非常巨大,“未来10年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年代。”

蔡文瑞表示,正如当年传统制造业搬移至越南一样,较低成本地区包括孟加拉及印度等。﹙REUTERS/Francis Mascarenhas/File Photo﹚

蔡文瑞又分享,以往南越工厂这边,会招聘到很多北越工人,但现在北越电子产业集中,因为接近海防口岸方便海运出口,故此北越工人能够在原来所在地就能找到相关工作机会,逐渐南越这边已经无法再吸引北越人来工作。厂家之间互相竞争聘请工人,工资成本也不得不提高。

故此,他也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越南企业,和他一样将产能搬移至其他地区。“有永续的企业,但没有永续的经营地点”,他分享,正如当年传统制造业搬移至越南一样,较低成本的地区包括孟加拉及印度等,都可能是下一波行业的转移目的地。以印度为例,有充裕的劳动力,也有不少高端人才,“只要世界上还有贫穷或者为开发的国家,就不愁没有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