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直击|3个“越女”的故事 中国软攻奏效 学中文已成潮流
大学刚毕业没多久的越南姑娘Lyn这天在酒店完成工作,心里想的是明天放假应该有什么活动和吃什么,对于美国加征越南关税等问题,理解不深也并不太关心,“对于我并没有什么影响。”
像Lyn这一代的越南年轻人,除了鞋子可能是越南当地品牌及制造外,用的是苹果iPhone手机,看的是韩剧听的是K-Pop,并也在疫情后习惯在网上购物,会用Shopee购买韩国化妆品,透过中介人在淘宝购买中国制造的衣服。而她也并没有意识到,关税战将重塑全球产业链以至于这些消费品价格,甚至是自己国家的经济,带来的冲击。
越南年轻人并不太关心关税问题
而Lyn并非孤单,正在越南大学修读传理系的Lim,志愿是成为一名记者,希望用自己的声音去为社会带来转变。Lim坦言,自己身边的越南年轻一代其实并不是太关心政治或者经济,暂时也没有看到特朗普关税政策对于其的直接影响,而越南政府也正积极和美国进行协商。对于位处于中美之争的中间位置,她认为,越南其实一直处于中间位置,不想也不希望去选边站。
Lim又分享,目前越南的媒体,若果在敏感议题上有“不正确”或者“不够持平”的报道,政府都有权利去指令去规管。不过,她自己并不会单纯从传统主要越南媒体获取消息,而是会阅读网络社交媒体及国际媒体等平台的信息来作为平衡。例如,Lim并提及,自己有透过网络平台得知近年香港的情况,包括在政治方面年轻一辈希望争取更多自主,自己会明白他们想法,也希望内地政府能够予以更多理解及尊重。
年轻人会透过国际媒体及社交网站吸收信息
事实上,越南和中国一样均属于社会主义共产党执政国家,近年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于媒体的管控未见放松。越共总书记苏林早前登上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封面,但纸本杂志据报被禁止在越南市面流通。
越南姑娘Lyn也表示,作为越南新一代不会单纯相信政府官媒所宣扬的一套,也会自己去透过互联网了解更多。她并坦言,她读书时代读的越南历史科目中,关于中国在战争中的角色占比没有美国及法国般多,而前者会更倾向于“侵略者”角色。不过,目前战争已成为过去,一切恢复和平,不能再说这些国家是越南的敌人了。
对中美矛盾情绪一直存在
而Lyn和Lim两位越南姑娘对于中国也并不抗拒,早年的大型反华示威已是过去年代的事情了,而中国在新冠疫情后更成为像他们假日旅游的热门目的地。Lyn目前正在计划这个夏天去上海,更希望到访当地但源于美国的迪士尼乐园。她又分享,闲时的娱乐,除了韩剧,她还会喜欢追看内地及台湾剧,酷爱剧中的男明星如内地当红影星及歌手白敬亭。
Lim也表示,除了自己的手机是使用美国苹果品牌外,中国透过电影电视剧等“软实力”的影响下,会感觉中国较美国更亲切。而她更是有在课业之外学习中文,未来的希望是能够去中国北京进修,相较美国或者西方国家感觉地理及文化距离比较远,并不容易去适应。
去中国进修中文属越南年轻人梦想
而事实上,随著近年中越经贸日益频繁,以及越来越多中资企业的进驻,会中文也成为越南年轻人职场上的一种优势,故此学习中文或者到中国留学也成为一种潮流。能够说一口流利普通话的越南人小江,曾争取到中国政府的奖学金而获得在广西修读中文教育专业的机会,回国后从事教育工作数年后,近期再转职从事贸易工作,希望著自己年轻能够尝试不同工作。
她分享,其实学习中文是近大概十年八年才开始的,那是在2014年越南发生大型反华示威后。而越南的中学及大学也在此后推出中文选修科目,从此成为继英文后,在越南第二大流行的外语学习课程。
不过,她在广西修读中文教育时正值疫情两年,故此没有真正的校园生活,希望日后进修仍能够回到中国。至于美国,越南人在签证上会比较困难,学生签证也需要通过重重难关,即使不是美国,其他西方国家例如澳大利亚等,也是一样困难,相信与越南对于外界来说,总是和黑市劳工及非法移民相关联,在这方面名声不太好,相较中国对越南人前往学校进修态度会比较开放及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