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直击|关税战下中越爱恨缠绵 禁洗产地惟边境“留有一手”
今年适逢越南南北越统一50周年,这个历史上曾为中美大国争夺之地,凭借其充裕劳动力及对外享有关税减免等优势,在过去一段时间“左右逢源”,并成为“中国+1”策略下典型受惠的制造业大国。年内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上任并发动关税大战,矛头直指中国,越南也都再度成为大国角力之地,被威胁征收46%高额对等关税,并以减低中国进口依赖等作为协商条件,而该对等关税暂缓期将于下周三(7月9日)届满,前景未明。
而事实上,中越关系向来微妙,要选边站似乎并非容易之事。《香港01》记者在此“敏感”时刻到访越南,闯荡南北越及华商工业区等,访问在当地设厂的厂家、相关业务经营者及民众,并到访中越边境,了解到关口审查政策的变动,发现越南在回应美国政府打击中国产品“洗产地”的同时,似乎也“留有一手”,并未全面收紧。这种模糊而灵活的策略,似乎也存在在经济利益及政治平衡的考量。
“越南是所有人的朋友”
“越南是所有人的朋友,我们会和所有对我们好的人握手,我们不想制造敌人。”大学刚毕业没多久的越南姑娘Lyn,向记者表示,在她的认知中,越南一直是站在中美之间,不会选边站。她表示,越南统一仅50年,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需要去透过和其他大国如中美结盟,来推动自己的经济,故此需要向大国表示出任何事情都可以商量的态度,而不会去强硬面对。“相较于越南,中国本身属于大国,相信有能力去作出大决策而仍能继续生存。”
在北宁从事厂房租务的年轻越南女子桃小姐亦表示,越南和中国目前关系彷如“兄弟”,而自己丈夫就是中国内地四川人,两人曾经在同一公司工作而相识。中越婚姻在越南还是比较常见的,但同时越南和美国的关系也一向不错。而此次特朗普对越南加征关税,她作为土生土长的越南人会感到忧虑。“特朗普简直就是‘神经病’,现在10%关税还可以承受,若果真的加到46%,越南经济应该是无法承受的。”
越南和中、美经贸关系“唇齿相依”
关税战下,两个越南人拥同一个看法——中美都得罪不得。这点从越南贸易数字,可看到一点端倪。 越南和中美在经贸关系上唇齿相依,近年越南从中国进口,与对美国出口保持著同步的增长,目前美国是越南最大出口国,去年占越南全年出口总额(4,055.3亿美元)的29.5%,远远抛离其他国家。但与此同时,中国是越南最大进口国,去年金额达到1,443亿美元,产业链的原材料及零部件等,仍需要依赖中国进口。
越南台商会荣誉总会长简智明表示,越南有约40%的原材料来自于中国,完成的成品有30%销往美国。中国和美国均是越南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人有所谓的‘孙子兵法’,越南也是用相当灵活的外交方式,中国美国都不会去得罪。”
然而,简智明续称︰“但川普(特朗普)就跟川剧一样,一直在变脸,今天他饶了你,但事实上肯能在准备下一场再‘宰’你。这方面中国对越南上了一课,敢和美国说‘不’,这个会直接影响到与美国谈判的底气,但相信越南还是会以较柔软手法来处理,因为越南知道自己底气缺乏在哪里。”
台湾高雄市东南亚产学交流协会理事长、文藻外语大学东南亚学系教授顾长永则表示,越南要在中美大国之间生存并获得最大利益,就不会轻易去得罪任何一方,例如在政治及军事安全方面,会需要美国去平衡中国的影响,中越及美越关系均可以用“又爱又恨”去形容。
简智明指出,越南是代工国家,美国根本没有劳动等相应配套去推动制造业,包括苹果及Nike等美国品牌都有在越南进行代工,对美国存在贸易逆差,但没有和美国竞争的意念,应该更是一个合作伙伴, 所以预计美越贸易谈判不会有什么真实成果。而美国所畏惧的是中越加强贸易等方面合作, 例如将中国新增为主要销货地,取代部分美国进口。
越南最新对中美贸易数据创疫后新高
越南5月出口数据显示,月内越南对美国贸易顺差飙升至122亿美元,同比增长42%,环比也增17%。而美国同期数据更显示,越南在4月已超越墨西哥,成为继中国及欧盟后的第三大贸易顺差国。期内越南对美国出口增长大增42%,达到新冠疫情后最高水平138亿美元,但从中国进口额也创下疫后新高,达162亿美元,同比增长21%。
有分析认为,数据反应临近90日对等关税缓冲期限,越南厂家均积极推动在限期前完成手上订单。而美国要求越南减少对中国进口依赖的要求,仍需时待现。
而事实上,今时今日走在越南街道上,到处可见美国的麦当劳及中国的蜜雪冰城等品牌林立,商场及店铺里也不难发现中国制造的商品,部分也可能是来自于中国本身对美国的出口产品,目前转移来越南等东盟市场“倾销”。
越中之“恨” 源自战争及南海争议
今年是越共击败在南越美军、正式迈向统一的50周年,中国也有派出解放军代表参与庆祝活动,吸引大批市民到场观看,场面热闹。而在美国对等关税公布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出访的首站,也是越南,反映了两国关系的友好。政府对外改革开放外资后,特朗普在首届上任时对中国实施关税,吸引中资企业大举在越南投资,中国也为多元化出口市场,而加强与美国以外包括越南等东盟地区的连接,两国关系亲密度一时无两。
不过,1979 年初中越曾爆发边境战争,中国民间一般称之为“惩罚越南之战”,而越南则称之为“中国军事侵略”,两国关系一度相当恶劣。南北越未统一前,中国支持的北越与美国支持的南越长年内战,令越南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而中越近年时而仍为南海的主权争议而爆发冲突,在民间中国也不时会被标签为不受欢迎的“领土侵略者”,2014及2018年更因此而爆发大型反华示威,越南民众放火焚烧中国厂房,港资及台资均遭殃,并造成流血事件及导致数人死亡。
学者:中国近年影响力无法忽视
的确,有在越南生活多年并曾经历该示威事件的台商承认,老一辈越南人对中国不是太友善,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越南战争历史中“侵略者”之一就是中国,但现在这一辈的年轻人,战争时代相隔较远,不大再会去深究历史,只求现在这一刻过得好。他也相信,早年曾经发生的大型反华事件不会再重演,“因为越南是共产党国家,共产党不会再容许经济再消耗。”
顾长永表示,中越两国在历史、地理领土及经济等多方面,都有著密切的关系,而没有办法去分开,预计中国在越南各方面的影响力,未来或有望超越美国。
从“源头”说起,他指出,属于东南亚包括越南国内重要水源及农作物灌溉的湄公河,源头就是位于中国云南境内,故此彷如手握越南的“软肋”。近年中国投资为越南持续带来就业等经济方面的利好,而中国也有透过“软性文化”来力攻东南亚国家包括越南,来提升相关影响力,方式包括在当地增设孔子学院,传扬中国语言、书法、绘画及舞蹈等。
美指越助中国 规避关税
不过,作为越南最大出口市场,美国也是不容得罪或者硬碰的一方,但特朗普此次威胁越南征收对等关税依据的大额贸易顺差,其实是他自己所“促成”。特朗普首次上任对中国加征关税以来,中外资厂家大举在越南设立或者由中国转移产能,而越南也在短短几年之间,就成为对美国贸易顺差第三大国家。
特朗普的贸易顾问Peter Navarro 曾称越南是“共产主义中国的殖民地”,指责其帮助中国生产商的产品,以“欺骗”形式进入美国市场,以此逃避美国对中国实施的关税政策。据美国海关暨边境保护局(CBP)统计,违规透过第三国转口或加工来改变产品原产地,即在第三国所得的附加值,低于40%世界贸易组织原产地规定,相关个案自2022年以来有高达70%与中国相关,这些个案并主要集中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美国此次对东南亚等国征收高额对等关税,当中越南更被征收高达46%。据《路透》取得的官方文件,越南贸易部早前发布命令,要求加强进口商品原产地监管,并推出更严格的“越南制造”证书新程序。文件指出,美国普遍征收进口关税可能加剧贸易欺诈,若越南不加以阻止这些行为,未来可能面临更多制裁。同时,美国也要求越南在生产出口产品是减少使用中国技术,减少对中国零件的依赖,增加越南的工业产能。
原材料进口受累 厂家担忧中越关系甚于美越关系
有从事奢移品生产及出口的越南厂家向记者坦言,担忧中越关系更甚于美越关系对业务带来影响,前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越南关口对中国进口审批的时松时紧,比较难以掌控,因会严重影响厂房营运及出货进度。
他透露,自美国4月初公布对等关税以来,从中国进口越南的关口审查确实有持续收紧现象,连生产原材料及半成品进口也受拖累。相较过去一般情况下公司原材料进口仅需要3至4日完成清关,审批时间仍被延迟至11至12日,近日更被进一步延长至两周,物流公司目前接受大型包裹,低于20kg的小型进口包裹更有拒收的情况。
“过去货运检查只是粗略看看,目前会检查地非常仔细,并且会问很多问题。”而至于出口至美国方面,该厂家表示,暂清关等检查方面就暂正常,文件与时间方面都没有太大变化。
关口审查由三四日被大幅拖延至两周
不过,记者发现,越南政府对于收紧中国进口审查,似乎故意“留有一手”。在中越边境谅山及临近地区有5个中越口岸,但有的口岸使用率不高,故此目前仅剩下3个,当中包括最大的友谊国际关口、芝麻口岸及新清口岸。记者到访友谊国家口岸当日,虽然属于两地劳动节假期,但还是会有两地货车来往,口岸没有因为假期而停顿运作。
在友谊口岸经营贸易运输公司的越南人负责人,面对记者的查询,没有否认近日有来自中国的货车遭到扣关检查时间延长,但坦言目前关口检查会比较严格,需要检查货品要预留至少2至3天,有时更需要长达两个礼拜,例如如果公司是属于首次进口越南的,关口人员对货品检查也会更为仔细及需时。
部分关口审查未见收紧
不过,在另一较小型的芝麻关口岸,记者结识到从事贸易工作者小江,他透露,其实不单只是近日,其实近一年来友谊关口由中国进口越南的查关都有收紧迹象,不过,在这里芝麻关口岸,查关相较比较会宽松,暂时没有受到关税等方面的影响,货品一般两天内就可以完成越南关口检查,转货车及送货。
在越南另外一个连接中国陆路的清新口岸,有一个较庞大具有代表性的边境集市,市场里售卖的货品不少为来自中国。楼高两层的集市,看来年代久远,门口挂著“香港贸易城”,已脱色并绣迹斑驳,但据了解这里并没有港商投资,只是认为“香港”名字属于国际外贸大城市才借名标上去的。
集市附近有不少店铺已结业关闭,集市里则仍有店铺经营,主要售卖衣服、玩具及家电等日常消费品,假期里人流较为稀疏,只有个别店铺聚集数人,大多的店铺乏人问津,二楼更是“啪乌蝇”。
关口时松时紧 商家分享“找对人就可以了”
在这里从事家电业务的中国商人表示,在此经营了十几年,但现时受到美国贸易战等因素影响,整体经济情况包括中国的,都不太好,影响这边边境到访的人流,连带影响这里的生意,可幸他的店铺还有一些忠实客户,故此勉强能够支持下去。
他分享,其实关口查审时紧时严,有时候甚至会是中国那边关口出口审查收紧,关口人员会用产品不合格等理由,将产品扣关半个月至1个月,去年就曾有发生过。而他的产品全部都是由中国进口,走的是谅山的芝麻关口,以及芒街的东兴关口,这两个关口暂似乎没有受到关税直接影响,关口检查时间也没有被故意拖延。“找对人就可以了,你可以去中国那边关口找个公司帮忙打税,这些公司会认识越南关口人员,能够沟通得比较好”。
香港前资深商界议员表示,美国要求越南减少对中国包括原材料及半成品的进口依赖,短期内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以成衣为例,棉花及棉布的上游供应,仅有少数中资或者港资企业在越南有相关投资或者厂房,故此供应并不充裕,难以完全取代中国进口。
骆百强:海运审查暂未见收紧或延迟
从事纺织及成衣业务的信达国际执行董事、香港厂商会副会长骆百强表示,美国政府希望减少贸易逆差及打击中国,而很多产品是由中国来越南或者东南亚国家“贴牌”,再出口美国的,而这是犯法行为,美国政府要求越南去打击堵塞这个问题,相信越南主力是打击成品,对于自己旗下公司布料等原材料,目前海运方面暂时感觉不到有所收紧或者延迟。
骆百强在2017年贸易战开始,透过合资方式在越南设厂,其后再增设自有厂房,至去年已将整个成衣生产产能由中国内地搬移至越南,而内地则保留原材料布厂产能,作为越南厂房的材料供应,前者高达60%的产能为出口至美国。他指出,越南的纺织业产业链并不完善,也没有原材料生产,布料主要靠进口,所以不能做到自给自足,还是需要靠中国或者其他地方进口。
在越南北宁设有电子厂房的信佳国际(0912)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吴民卓也表示,越南电子业供应链越见完善,在越南生产能够越来越多利用当地的供应,但以他自己厂房为例,部分原材料供应仍需依赖中国。他认为,此次越南被威胁征收高额对等关税,主要是美国想借此打击中国,但其实以往中国产品在越南“洗产地”再出口的情况,个人相信已经越来越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