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积金20年|负面观感根深蒂固 积金局黄友嘉慨叹︰制度生不逢时

撰文: 许世豪
出版:更新:

“打工仔”每月供强积金﹙MPF﹚,为退休生活未雨绸缪,但不少人质疑计划回报不理想、行政费高等问题,与推出时希望市民享有退休保障的原意有落差。由于强积金属强制供款,因此不时被大众戏称“强迫金”。

话虽如此,不经不觉强积金已实施20年,其总资产规模亦突破1万亿元,平均回报率3.9%,跑赢通胀。积金局主席黄友嘉接受《香港01》访问时表示,强积金制度“经得起风浪”,现时只是“行了一半的里程”,在众多退休保障制度中,“呢个制度系最好”。

积金局主席黄友嘉接受《香港01》访问时指,强积金只是“行了一半的里程”。(余俊亮摄)

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简称强积金或MPF),于200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事到今日已有廿年历史。多年来一众“打工仔”及雇主,每月均要分别将薪酬的5%或以上作为供款,每方最多投入1,500元;自雇人士亦须以个人收入最少5%的作为强制性供款,为自己的退休作强制性储蓄。一般情况下,雇员要到65岁后或个别原因才可取回供款,以作退休之用。

MPF助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黄友嘉受访时表示,目前强积金制度已为本港八成半“打工仔”提供退休保障,未有强积金前,香港仅三分一“打工仔”参与任何形式的退休保障制度,若当年政府没有推出MPF,面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或增加政府未来财政压力。

有了强积金制度,又是否代表可解决所有问题?黄友嘉直言,制度只是“行了一半的里程”,“供MPF最长的员工,都只系供咗廿年时间,你当佢20年前,25岁出嚟工作,如果45岁要退休,份MPF当然唔够退休用。”他认为一个退休保障制度,至少要40年时间才会发展成熟。

他又指,不同社会均有自己的退休保障计划,各有长短,“去到边都听到有唔少声音话,当地保障制度有不足。不过无制度系完美,强积金于80、90年代经历长期讨论,我觉得呢个制度是最好。”

MPF作为长远退休保障制度,黄友嘉认为至少要40年时间才会发展成熟。(资料图片)

称强积金制度“生不逢时”

廿年过去,在“打工仔”心中根深蒂固的,却是回报率低,基金收费高,投资“实蚀”等负面看法。黄友嘉认为,坊间有这种想法是与强积金制度“生不逢时”有关,制度推出那一年,美国遇上“911事件”;2002年环球经济转差;2003年香港更因“沙士”大受打击;即使之后数年有所反弹,惟2008年又再次遇上金融海啸;该年强积金回报率大跌约三成。

踏入20周年,强积金再遇上风浪,英国脱欧、中美贸易、科技战,社会运动及新冠肺炎等黑天鹅事件,令市场大幅波动,但他认为,经历过去的多次考验,制度“经得起风浪”,相信未来仍有不同的问题持续冲击制度,惟有信心制度可持续下去。

三成资产属净投资回报 非外界所说“实蚀”

黄友嘉又坦言,直到现在仍然听到有人说强积金“实蚀”,但数据反映,目前强积金资产规模达1万亿元,当中约30%、即3,200亿元为扣除收费后的净投资回报,平均回报率达3.9%兼跑赢通胀,因此不是外界所说的“实蚀”。

现时雇员将其强积金户口资产,投资于金融产品,金融市场波动将直接影响资产回报,据理柏(Refinitiv Lipper)数据,今年表现最好的大中华基金,“汇丰中港股票基金”回报率约10%,中银保诚的“我的中国股票基金”则达38%,意味即使看中同一个市场,不同基金经理的操盘实力,亦影响回报,加上不是每个成员都懂得投资,因此坊间不少声音提出,应考虑由政府集中管理强积金,或推出保证回报基金。

黄友嘉指出,过去五年分别投资于股票及债券的成绩,其回报率已有很大的差距(图一),他认为世界没有免费午餐,打工仔最重要是花时间去了解,自己究竟投资了什么。

据积金局数据,成员投资于股票与债券当中,其回报率已有很大的差距。(图一)

至于是否应由政府集中管理,黄友嘉称已超出局方职权范围,但个人认为,此举或令部分自主管理,回报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成员反对,加上面对低息、低回报的市场环境,中央管理亦未必可得出一个比市场好的投资回报。

针对不懂得投资的打工仔,他称可将供款投资在预设投资基金(DIS)当中,实施三年以来,核心累积基金回报约6.3%,65岁后基金回报亦达约 4.8%,整体回报理想,相信已有充足的投资选择。

拓展新市场 需考虑投资风险

另一个为人诟病的问题,是基金选择似乎追不上时代。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上月才宣布,将上海和深圳交易所加入积金局的“核准证券交易所”名单,打破强积金基金持有A股加上其他证券的占比,不能超过净资产值10%的限制。

黄友嘉称,的确有人认为“做得太慢”,但强积金处理的是数百万市民长期储蓄,局方要视乎能否分散投资风险、拓展新市场等原则去处理,花长时间研究,“不应该掉以轻心”。

越了解强积金 越易消除负面观感

若要消除市民对制度的负面观感,始终要靠公众教育,“随住大家MPF入面钱越多 ,最初一个月只得一千几百元(供款),唔觉唔觉廿年来有几十万,两个人加埋资产过百万,会发觉呢笔钱都几重要,就会觉得呢样嘢几好,慢慢消除负面看法。”

至于供款水平、取消强积金对冲,以及能否增加提取强积金弹性等争议,他认为要有社会共识,局方“唔系最好嘅人去回答”,但认为,即使面对疫情,市民应该将短期问题,与长期的退休保障分开去看。

冀通过“积金易”平台增市场竞争

黄友嘉又表示,局方正著手建立“积金易”平台,将强积金集中在一个平台,简化行政程序,目标于2022年底前建成,冀推出后可推动市场竞争,增加透明度,令基金开支比率由现时的1.45%,进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