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非敌国 彤叔卖金起家 靠两招名利双收|财经讲故佬
人称彤叔的郑裕彤,纵横商界70多年,虽说商场如战场,但他一生结交甚广,赢取不少“战友”。《郑裕彤传》一书,获数位香港大孖沙撰序称许,其中香港首富李嘉诚便形容彼此“交情坦率无隔之处,真朴难忘”,与彤叔同为顺德人兼“波友”的恒基地产(0012)创办人李兆基,亦称两人“同捞同煲”,无论做生意,做慈善,都经常一起行动。
在金钱挂帅的社会,彤叔却信及豚鱼,待人处事“匀真”。早年卖金起家,靠两招发围,究竟“守信用,重诺言”如何助彤叔打下江山的第一步?
彤叔于周大福起家,1946年香港开设周大福分行,1956年正式承接外父周至元旗下周大福所有的股份,开始大展拳脚。彤叔人生成名作之一,莫过于2011年将周大福(1929)上市,市值高峰期达到1,514亿元,成为其上市另一旗舰。今年虽然经历“新冠肺炎”的肆虐,但现市值仍接近千亿元。“珠宝大王”黄金事业的传奇,有赖昔日一辈“守信用,重诺言”的营商之道,以下将娓娓道来。
卖金起家 靠“借”打江山
早在1947、1948年间,二战后黄金短缺的时期,为做到货如轮转,彤叔第一步选择了“借金”,即借入用作铸造金饰的纯金。黄金珍贵,往哪里借?据周大福珠宝第一代管理层老臣子何伯陶忆述,当时彤叔认识以慈善家闻名、已故潮州籍米商吕明才,他的儿子经营着当年著名的“吕兴合长记银号”,并愿意借金给彤叔。于是,彤叔每晚去借十両金,将金交给工场师傅打造俗称“牛鼻圈鈪”、“光卜戒指”等简单首饰,之后经柜面服务员打磨后就可发售。
彤叔每晚借钱,翌日早上即还钱,每次都有借有还。有一次,何伯陶不明白就问,既然每日都借为何不借更长时间,可节省每日来回,彤叔说:“你傻的吗?人家愿意借给我们,不计利息,这是莫大帮助,﹙况且﹚ 你借的时间长了,人家就要计利息了。”当下何伯陶方明白到周转资金的困难,加上那时侯利乘息高达几十厘,根本无人敢借钱。
除“借金”外,彤叔也会“借货”,即借入完成铸造及加工镶凿的金饰,“如果生意多,我们便走过‘双喜月金舖’那边借货,客人在我们这边付款后,我们两家拆账,工钱归工场师傅,扣钱后赚到的利润,两家舖头平分。”何伯陶表示,这样的合作,让他们变成了好友。
“借金”显现出两位香城大商家的昔日情谊,借货呈现出“围内金舖”之间的互相信任,彤叔有借必还,似乎跟大家诉说着,昔日老生常谈的价值,信用及诺言,就是帮忙建立了自己的人脉网络,打下江山的好根基。
首推9999金 “除笨有精”
商界“讲个信字”,也适用于顾客身上,周大福在1956年首推“四条九”足金,就体悟了“小财不出,大财不入”的道理。在1950年代,当时99成色(即黄金含量为千分之990)及K(945K金)同时流通市面,造成不少顾客混乱,令不实商人从中获利,所以彤叔提出“不如卖最好的四个9”(即黄金成色为999.9‰)。 但周大福宣布出售9999成色足金饰,即时有分行经理就劝阻彤叔,指周大福已经用99金,比其他舖头好更多,“你用四条9,会少赚钱”。但彤叔坚信,虽然当时金价一両99纯金卖300几元,9999金都是卖300几元,这样看似就会蚀钱,实质“除笨有精”,他称︰“你卖广告要花钱,用四条9就等于卖广告。”
《郑裕彤传》作者之一的王惠玲博士表示,透过访问香港中文大学巿场学教授李金汉,了解到其实诚信背后是有个成本存在的,有诚信的商人可节省交易成本,令你与其他人做生意的流程会更流畅,在每单生意上不用那么辛苦地重新建立沟通关系,才获得一单生意,而是透过诚信,大家一路一路建构起一个生意的网络,所以伙伴的网络是十分重要的。最后,“四条九”足金计划空前成功,周大福的金器大卖,彤叔用信用及诺言,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形象,用9999金换取了顾客的信任,换取了往后周大福在香港金饰界的龙头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