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 CEO孔德秋︰疫情下人寿保险申请飙升 产品将变消费者主导

撰文: 胡学能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下,网上销售保险增长迅速。网上保险平台Blue今年1至4月间,旗下人寿保险产品申请数目录得逾170%的增长,而比较疫情前后的报价数目,4月的报价数目比1月上升超过4倍。

网上人寿保险公司Blue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孔德秋接受《香港01》专访时表示,疫情期间市民对保险认知度、关注度,以至需求方面都在增加,公司未来会继续推出入场门槛低、更个人化的保险产品,冀今年下半年会推出新产品。

本港近年保险业起波澜,既要经历金融科技的洗礼,也迎来虚拟保险商的冒起。孔德秋表示,目前保险业未来面对的趋势,包括消费者要求保险产品更具灵活性及个人化,保险公司要更好利用科技配合,设计更多能满足消费者要求的产品,包括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

他又认为,保险产品的买卖模式将会从保险公司向顾客销售,变成顾客主动寻找适合自身需要的保障产品,“保险产品过去由保险公司主导,基本上设计出来的产品,市场就要接受,系一个比较保险公司主导的销售模式,将来会变成消费者主导,即是消费者更希望主动出击,主动寻找适合其自身的产品”。

孔德秋表示,保险产品将会变成消费者主导,即消费者更希望主动出击寻找适合其自身的产品。(黄舒慧摄)

保险产品趋“碎片化” 让客人可选择

孔德秋相信网上买卖保险渠道大有可为,指出香港网上人寿保险销售,仅占本港整体人寿保险市场不足2%,而保险市场的数码渗透率,亦较证券及银行等其他金融服务行业低。他承认,很多市民仍抗拒网购,加上他们同时认为“保险”是复杂的事物,故有需要教育消费者认识保险及科技应用,至于保险公司可以做的,他认为有二:

“一,是将入场门槛降低。过去市民印象是保险产品昂贵,其实不一定如此。我们要改变此印象,将产品门槛降低。 二,就是产品要更加个人化,当你只是买你所需的(保障项目)产品,相对价钱一定会低返。”他强调,保险买卖模式转为顾客主导,是不断进化的过程,目前很多保险公司已因应不同顾客做一些“tailor-made嘅产品”或者将产品“碎片化”,以让顾客能自行选择切合自己利益的保障。

Blue上月推出的定期寿险产品“WeCare 定期人寿保障计划 2”(WeCare TL2),他认为正好抓着保险市场未解决的情况,“此产品针对的是一些‘主动出击’的群组,该类顾客的特性是更主动,更希望自主照顾自己的保险需要”。

据该产品宣传举例,若一名20岁非吸烟女性购买港币100万元保障额、为期10年的保障计划,每日保费仅为港币1元。“产品正回应市场‘痛点’,(市场)希望有纯保障产品,即无其他fancy(花式)或者唔等使的保障而增加了产品价格。现时此产品价格是市场上其中一个最低价的纯人寿保障。”他说。

Blue未来会继续推出入场门槛低、更个人化的保险产品。 (黄舒慧摄)

美元储蓄保险“WeSave S1” 由Aviva作投资管理

至于公司今年2月推出美元储蓄保险计划“WeSave定息储蓄保S1”,保单保障期5年,平均回报达3%,随时可以退保,并免收退保费用。孔德秋指,产品是针对投资市场存在不稳定性多,顾客希望有保证回报,而又不希望绑定期长,故有此产品。至于产品背后是投资甚么项目?他仅称背后资产属于一些定息固定资产。至于产品能够市场内属高回报的水平,“要多谢我们的投资团队,有能力设计产品及投资资产能配合畀顾客回报”,他指该团队是来自Blue股东之一Aviva,由该团队就产品作投资管理。

然而,Aviva去年11月宣布将悉售Blue四成股权予合资伙伴高瓴资本,孔则透露,有关交易计划仍待监管批准,达成交易后,高瓴资本将会是Blue的大股东,但强调Blue的产品长远方向不变,仍“提供灵活、简单便捷、物有所值产品畀我们的客户”。

向受肺疫影响行业推1亿人寿保额

另外,Blue今日(8日)宣布推出免费“HK$1亿人寿保额”,赠予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的行业。申请资格包括香港永久性居民、年龄为18岁至55岁;及受疫情影响引致最近失业,或任职于旅游航空及酒店、零售及餐饮、艺术及消闲行业而因就业不足面对经济压力;及并无持有任何Blue的现有保单。成功申请者可免费获享“WeCare 定期人寿保障计划1”,保单保障期为1年,保障额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