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科院暑期实习计划发掘创科潜能 促进人才回流贡献香港
年轻人才是推动创科发展的重要资源,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一向致力培育创科人才,今年继续推出为期8周的暑期实习计划,助本地、大湾区与海外对创科感兴趣的学生发挥所长,壮大创科人才库,扭转香港产业单一化的局面。
今年应科院共收到接近3,000份申请,实习机会竞争激烈,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三。90名实习生当中,除本地4所大学的学生外,超过七成来自英、美著名学府,包括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等,以及英国的杜伦大学、伦敦帝国学院、牛津大学等,其他来自亚太地区。
丰富学习经历 体验香港创科新机遇
实习生被分派到不同部门,并在资深科研人员的指导下亲身参与研发,同时也参加了多个“Tech Talk”科研技术讲座及各项人脉拓展活动,获得大型企业及机构的业界专家交流的机会。而“金融科技未来领袖学院”的实习生,更先后到访多间世界知名金融和科技机构,包括中银香港、数码港、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HPE)、香港金融管理局、IBM、微软香港及香港科技园公司等,全面认识金融技术在香港的发展。
于杜伦大学修读物理学的Sena Clarke表示,这次的实习经历让他意识到香港正迈步成为世界领先的智慧城市,亦确立了未来职涯规划。“于实习前,我在考虑金融或创科这两个发展方向。然而,实习让我意识到自己对创科的兴趣,令我决定朝创科方面进发。”首次踏足香港,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修读电脑科学与工程学的Sparsh Khurana亦认同香港机遇处处,毕业后将积极考虑到港就业。“实习生来自全球各地,不同文化交融的过程非常有趣,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对创科充满创意和热情,共同创造了不少难忘回忆。”
另一名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修读金融科技课程的周宜则认为香港的金融科技发展具前瞻性,“港府积极促进金融科技化,如推动开放银行(Open Banking)、区块链、NFT等,均有助提升金融服务竞争力。”而来自香港大学,修读人工智能课程的严嘉则表示,虽然香港跟内地的AI技术均具一定水平,但香港与全球的联络更紧密,更加国际化,令她能从一个更多元的学习环境中,透过不同视角探讨分析。
实习生满载而归,应科院的科研人员亦有所得着。应科院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指,自己最欣赏实习生对创科的热诚。他笑言:“年轻人的创新思维为我们带来无限创意,例如有实习生指出应科院官网的不足之处,并提议改善方式,教学相长,营造双赢局面。”他期望更多年轻科研人才能够藉暑期实习计划这平台,探索香港创科的发展机遇。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