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sion时尚交流|跟5位时装设计师一起探索大湾区创意与机遇

撰文: 尚善
出版:更新:

由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主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意香港”全力赞助的“InterVision Fashion Flow时尚交流2023”,透过结合实体与虚拟的展览与时装骚,为大众送上别开生面的新体验,与此同时,协会亦希望借这活动成为香港与大湾区业界互相交流的重要平台。《一物》跟5位参与活动的设计师进行访谈,包括来自香港的Henry Lau与KOYO William,以及大湾区代表KAVON (Mary Ho)、Vmajor和Pourquoi,一起细说时装设计,再分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遇。

早前于深水埗设计及时装基地举行的“InterVision Fashion Flow时尚交流2023”,共30个粤港澳大湾区的时装设计单位参与其中,不但注入创新科技元素,更带动跨地域交流,将创意思维与商业发展共冶一炉,为业内设计师带来新冲击,从而激发更多优秀设计。

SPYHENRYLAU创办人Henry Lau(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

SPYHENRYLAU创办人Henry Lau今次就大会主题“四季”所创作的作品,在他心目中的四季是带著期盼与变化,“设计没有特别说明是哪一季,对我来说我就是那四季,因为当我们在春夏时期待秋冬,到秋冬时期待春夏,气候季节的变化就是我的主题,反而不是每一个时空。”他指转季带来浪漫的感觉与美好的憧憬,“因为永远是有一个期望将来会是怎样,就像我们设计师做一个系列,总会想看下一季系列是怎样。”

对于虚拟、AI等潮流,Henry Lau亦有一番见解,“时装是很感性的,要触摸物料才有不同质感,数码方面却很远离的,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但原来结合起来,可以尝试到2D与3D的不同感觉;另外,科技也使Digital Print变得更多色彩,更多元化,比从前纯粹染色范围更多选择。”他补充说AI辅助下,刺激其创作思维。

Henry Lau参展作品(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

Henry Lau指自己已是旧一辈的设计师,跟数码化已差一大截,不过他在市场上能给予香港与大湾区新晋设计师一些意见:“香港是一点的地方,大湾区则是数千万人的地方,香港设师可以尝试让更多人认识。”他表示两地市场很不同,大湾区喜欢的颜色、剪裁,以至接受能力,跟香港是两回事,“现在香港渐趋保守,反观大湾区显得较开放,只要有创意够独特的,他们都会接受到,就像80、90年代的香港,各人有自己喜欢的风格,百花齐放。”

KOYO创办人KOYO William(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

KOYO曾进驻巴黎名货公司老佛爷Lafayette,又在多国开设专门店,为香港时装品牌向外闯打下强心针,创办人KOYO William分享个中经验,“我在国内、韩国、法国都有公司,我经常跟同事探究这个话题:我们中国设计师是否可以到海外参展,甚至令到更多国家认同我们的设计。”他指中国经济起飞,对他们帮助很大,“以前Made In China是较低档次、便宜的东西,现在香港、中国很多设计师已经受到世界的认可时,是我们亚洲崛起的一个时代,可以参与多一些外国时装展。”

KOYO William认为大湾区整个珠三角是一个非常利于设计师创作的地方,更拥有独特的优势:“邻近广州布料市场,工厂办房也沉淀了很多年,传统老师傅很有经验,深圳向IT科技发展,品牌的3D设计交给当地创科公司负责;而香港则是国际舞台,得到最快资讯,亦有很多奢侈品牌在这里落脚开设旗舰店,各方资源整合令我们有机会做到很多美丽设计,成为时尚之都,若我们有更多资源齐心去做这件事,应可以超越东京。”

KOYO William参展作品(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

至于今次展览作品,KOYO William是以反思为概念,探讨AI对人类带来的是好还是不好,“我用柔软布料配合3D Molding创作晚装,两者结合是碰撞性,是很大冲击,带出未来感,全是第一次作出的新尝试。”他说自己也不知道科技到底是帮助还摧毁人类,所以借设计引起话题和讨论。“让我思考未来的人是怎样穿著?生活模式是怎样?令我很想研究下去。”

KAVON创办人Mary Ho(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

KAVON创办人Mary Ho的时尚发展之路,正好是香港与大湾区合作无间的写照。她是香港人,来到深圳发展,并走向国际,“我是代表大湾区的设计师,其实我是需要代表整个中国的时尚去发声。”而今次展出作品正是因中国崛起,“整个中国文化需要有新的呈现,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值得我们发掘,于是带来唐代张旭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书法,展示出我们东方女性的唯美内涵,体现东方女性的知性文化底蕴。”

“元宇宙是一个趋势,今次时装骚也好,实体经济也好,同样是实体与虚拟的结合。”Mary Ho补充说时装骚不一定是现场做,已经可以虚拟进行,“科技促使时尚走得更快,更年轻化。”她指香港政府跟得很贴,对市场帮助很大,“我们利用AI开发产品,做推广文案,设计效率大大提高。”

KAVON (Mary Ho) 参展作品(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

对于香港与大湾区时尚交流,Mary Ho细诉其经验:“香港政府对时尚创意产业提供很大帮助,虽然我在大湾区发展却受益良多,最大帮助是了解更多国际发生的事情,我们明年能参与米兰时装周,政府出了很多力。”她再寄语香港设计师不应定位为香港设计师,“应该要国际化,全球化定位才行,香港本身市场很小,设计师不要依靠香港的市场为主,应走向中国,冲出亚洲,要以这个定位与心态,做出来的产品才会不一样。”

Vmajor创办人Victor Zhu(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

毕业于英国伦敦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女装设计系的Victor Zhu,回国后创立品牌Vmajor,他本身钟情传统,如手作工艺、Old School意念,“时尚行到今时今日,很多设计都做过,难以创新,只会有新的科技和表现方式,所以将来必然是新旧结合。”

是次参展设计,跟香港海边风景关系密切,“因应今次大会的四季主题,我想到香港、深圳都是南方,于是做出夏日色彩,两款设计同是以针织做出渔网般形态,结合Formal与3D不规则,带出对比效果。”原来他很喜欢户外,至于启发他创作的香港海景,并非维港两岸,而是北角、鲗鱼涌一带,“我看到人们在钓鱼,鱼网很有意思;加上小时候看港产片,戏中打鱼场景留下深刻印象。”就是这样,将香港风景与深圳设计连线。

Vmajor参展作品(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

“大湾区是近年才出现的概念,不过我很早已开始这盘生意,早年在英国读书,回来后看到90、00年代的香港是最丰富的,很多设计师品牌都是那时候认识。”Victor Zhu指粤港澳需要合作与互补,“香港有意念未必做到出来,国内专业工厂又看不到新鲜东西,要两者结合。采购物料我会到深水埗,想找便宜一点的会到广州、中山、佛山,做Knitwear又可去东莞,这些全是数十年来流传下来,不用的话很可惜。”他再补充说大湾区已有自己的故事,是时候找出自己的特性,“香港、深圳、澳门各有自己的意念,要认清自己的强项与弱点,然后集合大家力量一起去做才是未来。”

Pourquoi创办人Lalaismi Wai(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

来自澳门品牌Pourquoi,创办人Lalaismi Wai毕业于法国ESMOD北京分校,品牌设计素来色彩缤纷,今次为展览设计作品却一改惯例,换上黑白对比色调,“这一次是新尝试,显得大胆和不一样。因为疫情期间个人经过沉淀,想到过去都是很彩色,如做纯色的话能否展现到自己风格的设计。”

Lalaismi Wai认为实体与虚拟在现实生活中一直存在著,“因为我们做设计也好、创作也好,都是把脑里面的东西变成实体化。对于我们这些人,无论是文字、绘画,还是其他创作形式,同是处于沉浸式的状态,所以这次展览很有意思,整个氛围和感觉很舒服、很有趣。”

Pourquoi参展作品(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

众所周知,澳门毕竟是60多万人口的城市,当地设计师需要向外闯寻求更大的发展机会,Pourquoi也不例外,“中国发展一日千里,人口基数够大,对每种潮流元素的接触度会更多,澳门真的很少人,若受众以一个百分比来计算,在中国的一个百分比已经是千千万万,澳门却可能只是十个八个,落差很大,所以我很鼓励大家走出去。”Lalaismi Wai指出交流平台十分重要,“除了设计师,各行各业有这个机会要好好珍惜,多些机会接触不同的东西,对自己和整个社会发展方向都是有益的。”品牌未来方向和发展同样朝向大湾区,虽然目前是订制为主,但正在转型,她仍在摸索调整中,积极迎来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