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rative Made:用衣饰守护亚洲古法纺织
各个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织品技艺,除了编织手法,还有刺绣、天然染色、皱褶等技巧,这些工艺仍然在边缘化的族群间流传,并以人手或简单工具制作而成,绝不比大品牌高级订制的技艺差。
贵州苗族、北孟加拉、印尼——这三个地区让你想起了甚么?少数民族、制衣工厂、还是旅游胜地?在我面前这个穿着鲜黄民族绣花长裙的女生,则会首先想起手工百褶裙、绞染和人手织褶。她是一名亚洲古法纺织技艺保育人士,同时是土生土长的时装设计师、买手、时装走势分析员。她是曾思朗Sharonr——女装品牌Narrative Made的创办人。她与她的品牌同样是“八足咁多爪”,从生产、原料采购到设计、推广、销售,每项都有涉足,而且融入亚洲古法纺织技艺,整个时装生产过程从头到尾都参与其中,确保是良心制衣,绝不“甩辘”。
摄影:Steph Yang、部分相片由Confluence 20+提供
衣服不只是一种商品,还是一种很有力量的工具。
衣饰——古法纺织的传承工具
“衣服不只是一种商品,还是一种很有力量的工具。”Sharon喜欢创新,而衣服便是展示自己创意的最好渠道,学生时期已常常动手改良不同的衣服。她中学及大学曾在英国、美国留学,亦在北京生活过一段时间,不同地方的文化更是影响了她对时装及风格的理解。她个人偏爱少数民族文化,不同民族的工艺品就像是一种鲜活的文化载体,不但使用的原材料都是大自然赋予当地的礼物,而且其中承载着民族智慧、生活文化和独特的技艺,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具有理科底子的Sharon,不但具有设计头脑,也擅于时装商业运作。修毕时装设计后,她曾从事时装分析及新闻相关工作,进行过不同的服装及行业研究,发现时装业在设计之上尚有许多工序与商业运作环环相扣,由生产到销售、由物料到人力资源投入,每项都牵涉到道德生产的问题,让她开始反思时装的意义,尤其濒临边缘化的民族手艺与美学。于是,她把设计、商业及新闻工作的经验连结起来,着手于可持续及良心时装生产。Sharon走进亚洲不同地区的族群,了解当地的民族工艺,如苗族的百褶裙制法、北孟加拉的天然靛染等,与他们合作生产或加工衣料,并将这些手艺和衣料融入到自己的女装设计之中,以衣饰来保育边缘化的古法纺织技艺和民族美学。
授之以渔,反而获得更多
让边缘化的族群参与到“可持续时装生产”之中,总是离不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正式采用某地/某族群的古法纺织技术之前,Sharon会走访不同地区,进入当地社区去学习、理解当地的传统手工技艺,例如绣花、染色、纺织与编织,再让他们参与到服装生产的过程中。她与同事会教导少数民族如何把一种日常技艺转化成一种维生工具,和如何提升技术,从而鼓励他们生产,以及把独有手艺传给下一代,好让参与的族群知道自己在从事什么,而不是盲目根据指示来制作。少数族群们大多缺乏商业意识,所以Sharon会教授他们一些基本会计及商业知识,以及怎样回应市场需求,“他们本身做的工艺品精致得可放在博物馆里作展览,但未必适合市场需求,于是要教导他们甚么东西较为迎合市场。”
看似不断施予的过程,但Sharon说反而自己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金钱、运营方法与工具是重要,但不是生活全部。Sharon忆起在柬埔寨探访一条可持续发展村的经验,从耕作到产品生产全都是循环不息的运作,而且都只是使用最基本的工具便足矣。例如他们以自己种植的植物作为天然染料、以在地物料制作织布机来造布品,连绣花、针织等也只是一针一线便足以完成繁琐的花纹,是一个完整的制造过程。物质不算丰富,但当地民族很满足于这自给自足的生活,一生一物一事的生活方式,与我们所处的香港截然不同。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种生活,但其中的生活态度非常值得学习——“他们传递的已超越布料和手艺,而是一种对大自然的礼赞。”生活是可以如此简单,不必累赘,是我们营营役役时忘记的事呀。
“Confluence • 20+”巡回设计展
由香港设计中心及“创意香港”主办,展出20个来自不同范畴的杰出设计单位,包括刘小康、陈幼坚、又一山人、卢声前、Sharon de Lyster、邓晓滔等,向参观者展示香港设计师匠心独运的视野。
日期:2017年6月6日 - 2017年6月28日
时间:周一至周日上午10时至下午8时
地点:香港大会堂低座展览厅(免费开放)
“慢裳‧慢赏”设计及分享示范
嘉宾:曾思朗 x Denica Riadini Widodo
日期:2017年6月17日(六)
“慢裳‧慢赏”印尼蜡染工作坊
日期:2017年6月17日(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