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o RIP】旷世大型公共艺术 因疫情未能见证包裹凯旋门
著名公共艺术家Christo于昨日(5月31日)在纽约家中与世长辞,享年85岁。
Christo毕生致力创作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全部都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留下很多场面壮观、富争议性的伟“大”创作。
Christo于1935年生于保加利亚,全名为Christo Vladimirov Javacheff,他离开祖国保加利亚,曾先后在捷克、奥地利、瑞士等国家留下足迹,最终扎根美国纽约。他在1958 年遇上了人生的最佳拍挡Jeanne-Claude Denat de Guillebon,Jeanne-Claude不仅成为Christo的妻子,二人更以Christo & Jeanne-Claude之名的艺术组合一起创作。
重温Christo & Jeanne-Claude经典作品:
Christo & Jeanne-Claude的创作媒介不是纸张、泥土,而是大自然的每一处,都是他们创作的地方,没有任何界限或底线,其公共艺术就是围绕著自然环境而生,所以这可以是一幢建筑物、一个国家公园、甚至是环岛群的岛屿,他们在德国的柏林国会大厦、美国的纽约中央公园、澳大利亚悉尼的小湾等地方,都留有作品,规模无限伸延,总之就是要“大”。二人一直合作无间,带来很多很多令人目定口呆的大型环境艺术创作,直到 Jeanne-Claude于2009年离世。
Christo近年两件水上创作:
其后,Christo一人坚持继续创作,并且留下一个又一个环境艺术作品,如两件大型水上作品,先是2016年意大利湖泊的《The Floating Piers》,本身是Christo & Jeanne-Claude于1970年创作概念,直到四十多年后才能付诸实行,那全长3公里的金黄色水上浮动步道,令大众犹如水中漫步般超现实;两年后,Christo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中蛇形湖泊(Serpentine)上的油桶装置,远观就如飘浮的房子般,同样的浩大、同样的抽象化。
Christo最后“遗作”:
Christo & Jeanne-Claude另一于1962年构思的作品《 L'Arc de Triomphe, Wrapped 》,起初打算是今年内实行,可惜这顾名思义是包裹整个巴黎凯旋门的创作,碍于新冠肺炎COVID疫情推迟到下年9月,令Christo未能亲眼目睹自己伟大作品落成。不过在人们心目中,无论是他个人,还是跟妻子Jeanne-Claude合作的大型创作,全是永恒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