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设计师玩转传统乒乓波 三尖八角波台、穿窿球拍是甚么玩法?

撰文: 赵纪莹
出版:更新:

乒乓波台除了平平稳稳长方形设计,原来也可以搞搞新意思?
最近,法国工作室Exercise就设计出3张乒乓波台,一反传统设计,全部奇形怪状,借此探索社区空间和互动的新可能。
无独有偶,其实创新波台设计一早已植根香港。不论是房署屋邨的圆形波台,抑或是本地设计工作室的装置创作,同样以设计开拓大众对城市空间的想像。

香港人对乒乓波应该都不感陌生:学生时期上体育课或小息时,不少时光也是花在乒乓波上。离开校园后,走进香港屋邨、公园,亦不难发现乒乓波台踪影,供市民舒展一下筋骨。大众接触的乒乓波台一般都是长方形,中间隔网。不过,若加点创意,波台亦能奇形怪状,打破常规创出新玩法。

法国设计工作室Exercise最近设计出3张乒乓波台,借此探索社区空间和互动的可能性。(Exercise)

法国设计工作室Exercise自2013年起便投身社区艺术创作,开展《Playground》项目,在城市空间中安装千奇百趣的“游乐场”设施,有高低不一弧型围栏造成的“足球场”,亦有石屎制桌球台。不同设计旨在以“游戏”连结大众,重新探索社区空间和互动的可能性。

点击看Exercise社区习作:

最近Exercise又有新作。这次轮到香港人熟悉的乒乓波台。设计师将原本长长方方、四平八稳的波台,重新构想出三种新设计。其中一张看来“三尖八角”,中间六角型桌面,两旁再有尖角突出。波台由平面变得立体而不规则,玩家利用两旁尖角,应能为游戏添注不少新乐趣。

另一款波台则参考三面足球(3-sided football)设计,由三张圆台合而为一。比起传统波台两方对打,这款波台供三方互攻,游戏固然更加刺激。三张圆台中间互相隔开,打波不用过网,但要过台一样有难度。

最后一款则将经典啤酒游戏“beer pong”融入设计当中。两边桌面以20cm高木板相隔,中间各有圆形洞口,和“beer pong”一样入球得分。而桌面用上特别的回弹物料,为游戏更添惊喜。

配合波台,设计师亦推出了一系列不规则乒乓波拍。除了有三角形、五角形的奇特设计,当中一块开窿球拍,更彷如周星驰《整蛊专家》中的道具,玩家拿起这块球拍,应该无奈又好笑。

不过如此创新波台设计,其实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事关香港房署早于08年,已在大围屋邨设置圆形波台。波台中间以十字形网分成四格,可同时容纳多人参与游戏,增加活动趣味。可惜居民对此设计似乎不太受落,设施亦少有人使用。

重温大围蛊惑图形乒乓波台:

除了房署屋邨辖下的圆形波台,本地的叁语设计工作室亦曾设计圆形波台。叁语工作室由两位香港年青设计师陈濬人及徐寿懿成立,一直着力建构属于本港的城市美学。而他们的波台创作《乒乒乓》,外到内由三个圆形组成,当中最特别之处莫过于三个圆形会一路打一路转,考验玩家眼力,亦展现乒乓无限可能性。

2016年,叁语工作室设计的“乒乓乓”于PMQ举行的deTour中展出。(潘思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