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尚编辑变成KOL 模糊界线下谁的影响力对品牌更有价值?

撰文: 王海燕
出版:更新:

时装记者、编辑,不时收到各大品牌所寄来的最新产品或礼物,不论这是源于品牌的谢意,还是为了建立长远而美好的关系,却成功促使了传媒人会借用不同的网络平台分享那份喜悦与虚荣感,同时也令时装记者跃变身成KOL。

到底名人效应重要,还是时尚编辑深度分析力重要?(Getty Images)

根据BoF研究指出,越来越多时尚编辑将其社交平台变成与品牌之间的重要联系,就如外国有位拥有近二十年经验的美容编辑Alessandra Steinherr,就业期间经常利用自己的平台分享化妆教学以及对新产品的心得,上年三月决定辞退英国杂志《Glamour》的创意兼美容总监一职后,从未担心过离职后的去向,Instagram帐户拥有多达十九万追随者的她,已成多个品牌的推广大使兼顾问,受Estée Lauder、Avèn等青睐,是位拥有一定影响力的自由工作者。相比起一些从没有从事过时尚行业的KOL,Steinherr分享自己的优胜之处,是在于具有与众不同的分析力,而且比一般的KOL来得更有立场与见地。

+1

另一个例子,就是曾任《ELLE》美容总监的Julie Schott,现时她只靠Snapchat发布化妆技巧及建议,并同时活跃于Instagram网络平台上,已直令其追随者增至七万之多。

Julie Schott(Instagram:julie_schott)
超模Cindy crawford的女儿Kaia Gerber。(harpersbazaar)

虽然时尚传媒人有其吸引力,但各大品牌依然会将资源投放于拥有大量追随者的名人或KOL身上,背后原因是甚么呢?时尚编辑对众多品牌来说,是推广产品的其中一个重要渠道,但往往也只被定义为 Micro-influencers(微影响力者),因为品牌认为其网络追随者并不够普及,可能就只有美容或时装单位,没有更多的类别,但相比起Kim Kardashian、Kaia Gerber等名人的分享平台,网络粉丝类型则来得非常全面,亦较有高度的参与性,以上都是广告商与品牌重要的衡量标准。

+2

虽然如此,不少编辑仍旧响应趋势,亦意识到培养个人追随者的重要价值,能够于职业、社交、财务同样带来可观收益,又何乐而不为呢?不过,作为记者,创作与文字才是最重要的本领,心水清者该知花花世界只属过眼云烟,脚踏实地不就是最好不过的投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