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蓝染:北京胡同与日本淡路岛的蓝色故事

撰文: 陈乐儿
出版:更新:

早前有缘遇到分别来自北京及日本淡路岛的手工蓝染品牌——“无我”及“萌蘖”(hougetsu),蓝染这回事,不同职人还真有不同理解角度呢。

一个衣架子上挂满了蓝染、贵州蜡染及民族风格衣服。出离还会从西藏带回一些耗牛绒毛衣(深褐色),较羊毛更保暖,而且是空心纤维,不易被虫蛀。(摄影:陈乐儿)

无我:在京城胡同里放下执念

北京市东城区里有许多古老的胡同,南锣古巷、鼓楼东大街更是著名的步行街及潮流街,游客熙来攘往,好不热闹。殊不知,偶然走错一街之隔的北锣古巷却能发现更多静逸小店,无心逛逛更遇上“无我”——一家让人不要执着的植物染品牌。

隐藏在北锣鼓巷的一家植物染、升级再造小店——无我。(受访者微信)

从店名也能猜出店主是佛教徒,交谈之下他更说自己有个藏族名字——出离,意为无垢的珍宝。出离原为服装设计师,后来到西藏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旅行后发现许多传统的手工艺都值得传承,便在半年前毅然辞去工作,在北锣古巷开店,自行研究植物染及贵州蜡染,或是将旅行淘得的宝贝再放在店里转卖。除了传统以板蓝根做蓝染外,他还介绍了更为稀有的杮子染。此染色方法只可使用未成熟的杮子,每个季节只有几天可以收割来做染料,收割时间不同,杮子染出来的颜色也有所不同,所以难以复制以往染成的颜色。

一般我们多留意蓝染工艺,出离便特地介绍了杮染,很适合秋冬配搭呢。(摄影:陈乐儿)

除了蓝染及杮子染,出离还非常热衷于升级再造。其实在留意到他的衣服前,店中以牛仔布拼成的沙发套更为吸睛,在他的微信朋友圈中更留意到不少将布碎、旧毛衣解构再造的作品,别出心裁。

过时、不合穿的牛仔衣、牛仔裤也可用来做成“百家布”,成为家品之一。(摄影:陈乐儿)
除了做成沙发套外,原来亦可制成“花纸”,别有一番味道。(受访者微信)
Manami Kiyooka带着品牌萌蘖来到香港静月秋季限定店,介绍她的蓝染工艺服。(摄影:陈乐儿)

萌蘖:有生命的蓝染工作服

在早前香港的静月秋季限定店中,则遇上另一蓝染职人Manami Kiyooka。在开设萌蘖之前,她已有27年的服装设计经验,曾在45R等品牌任职。与蓝染建立缘份,起于她2007年与家人搬往淡路岛后,希望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便开始研究如何以农业原料造出天然的工作服,蓝染手艺则是师承于滋贺县的绀喜染织,该家族由江户时代中期已经开始做蓝染。

萌蘖的衣服以工艺服为主,让农耕妇女、男性穿着舒适、防虫的染料服工作。与此同时,萌蘖亦适合年轻人穿着(hougetsu):

Manami Amazutsumi的双手充满着蓝染职人的㾗迹。(摄影:陈乐儿)
Manami还贴心地在宣传册子上附上蓝染所需的植物种子。(摄影:陈乐儿)

Manami Kiyooka说她们所使用的蓝染叫作“正蓝染”(Sei Aizome) ,当所需叶子干燥后,需要让它发酵100天成为染料“蒅”(Sukumo)才可以进行染色。她非常推崇这个发酵过程,认为是植物的生命带来的成果,多番强调蓝染衣服具天然的驱蛇、蚊虫的功效,而且不易黏附脏物及有冬暖夏凉之用,非常适合用作工作服。

萌蘖推出的工作服以中性剪裁为主,而且一件单品有多种穿法,在设计时尽量平衡实用性及时髦感,Manami笑言品牌从20岁到70岁的男女性都适合穿着,在耕作及休闲时髦造型间可随意切换。

这条裤子是Manami最喜爱的设计,共有四种穿法,店员则示范了其中两种。(摄影:陈乐儿)

无我北京市东城区北锣古巷95号

萌蘖 hougetsu网站Facebook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