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i’s® x Loom Loop 解构重组“一物版牛仔褛”
《一物》总是在发掘人与物相遇的故事,这次,我们不只是去发掘,而是为Levi’s®第三代牛仔褛与香港时装品牌Loom Loop牵线,一起探索不同的创作可能。
话说今年是丹宁始祖Levi’s®第三代牛仔褛诞生50周年,这些年来它一直在革新,演变成不同的男女装和特别版款式。若果我们有机会制作一件《一物》版本,还能为它添上什么新意?于是我们邀请了Loom Loop创办人兼设计师何善恒(Polly Ho)参与这次企划。她的品牌向来善于结合东西方设计特色,运用传统天然材料,“我们品牌希望把中国工艺或香港本土文化,透过时装带给大家。”
美式经典解构
Levi’s®第一、二代牛仔褛本是美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蓝领和矿工们的工作服,至1967年改良成第三代,本身虽象征美国劳动阶层,后来却随年代演变注入了叛逆意义,成为一代文化流行制服。从“美式经典”和“反叛破格”两点出发,Polly首先选了两件同款的深蓝色第三代牛仔褛作素材,从最基本开始入手,了解它的构造及工序,运用解构重组方式重新演绎这件经典,并使出拿手好戏,加入中式元素营造对比效果。
解构重组是她认为最好玩也是最困难之处,因为“立新”前必须要“破旧”,手起刀落拆解整件牛仔褛,“剪的时候很紧张,担心剪错了怎么办。我不想剪烂件衫,但又必须剪下去才能有一些新配搭。”原先她打算整件褛都保持原本的深蓝色调,但在重新拼凑组合的过程期间,她想到可以利用牛仔布背面的浅蓝色调,于是造成如今的深浅色块效果,全面呈现牛仔布的特性。
中国盘扣装饰
Polly把两件第三代牛仔褛拼装成的一件长身牛仔褛,再缀以中国盘扣。盘扣也称为盘纽或纽结,是传统中式服装的钮扣,早于宋代经已出现。“盘扣用了较抢眼的萤光绿色,希望予人精神、开心的感觉,也加重其现代感。”一排排的盘扣不但是抢眼点缀,而且还有窍妙。“我剪开了两件牛仔褛,把衣袖、前幅和后幅都破开了,之后再用中国盘扣去做连结。这件褛可以拆开变成短身,亦可以拆去衣袖变成背心,衣袖打开后便变成一件斗篷。每个变奏款式都带来不同感觉,迎合不同配搭。”
盘扣种类很多,简单如Polly今次运用的一字扣,到较繁复的蝴蝶盘扣、蓓蕾盘扣、镂花盘扣等,缀在不同服装上能诉说不同的衣饰语言。“不同物料,甚至是纸条都可以用来制作盘扣,不用太限制自己。”古时人们以打结去记载事情,盘扣对Polly来说也勾起她对祖母的回忆,“中国盘扣是我已故的嫲嫲教我造的,有一次我发现原来连我妈妈也不懂得如何绑这个盘扣,我觉得很可惜。以前可能每个人都懂得这些基本传统工艺,但现代人既不懂得,也不再使用。我很想从这些基本的盘扣著手,看能否发展出一些设计,所以放在这件牛仔褛之上,这是一次很有趣的中西文化交融。”她又提到,制作盘扣的过程可以减压和冥想,用途也不限于装饰衣服,“也可以用来制作匙扣,没橡筋时候也可以用盘扣去绑头发,只要你肯发挥创意便成。”
早前《一物》与Levi’s®合办了一场工作坊,由Polly即场教授学员制作中国盘扣,点缀他们的第三代牛仔褛,并分享她为日常服饰添上独特细节的创意点子。她提醒大家不要轻易丢弃旧衣:“如果有些衣服你已经不喜欢穿,或者过时了,或者不合身了,不要立即丢了它,而是想想如何可以改变它。首先找出同一色系的衣服,观察它们的结构,再去剪开和重组连接,之后就像拥有新衣服一样,可以再次穿上。”就如Levi’s®第三代牛仔褛虽然面世半个世纪,但在她手上仍能变化出新意,大家也不妨尝试改造家里少穿的牛仔单品以至各类服装,既可延长衣服寿命,也能使它们能变得更独一无二,凸显个性与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