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爸爸】每天凑仔煮饭无得唞 爸爸乐在其中:保持平凡很困难

撰文: 李欣愉
出版:更新:

男主外,女主内,是华人传统的家庭模式,或许是妇女较细心和有耐性,比男性更擅于处理琐碎的家头细务,够耐力又挨得的爸爸便应每天披星戴月地外出赚钱养家。但这是定律吗?育有一子一女的Nelson,在四年前由茶叶店老板转为全职爸爸,包揽接送子女上学及买𩠌煮饭的工作。愿意每天重复细碎的家务,全因Nelson有个孤独的童年,因而期望自己的小孩在成长路上能有爸爸的陪伴。摄影:李欣愉

小一的芷柔爱紧贴着Nelson,活泼的子路则如卫星在两人身边氹氹转。

放学时间,小学校门前聚集了一群家长正等待着自己的子女,身形健硕的Nelson在妈妈堆中份外瞩目。接到儿子子路(小三)和女儿芷柔(小一)后,很自然的接过芷柔的粉红色书包,便一起前往街市买菜。

中午艳阳高照,两个小孩被太阳晒得满头大汗,甫看到室内街市的门便一股脑地冲过去“叹冷气”,Nelson立即说:“停停停,在门边等一下,一热一冷很容易会着凉。”两个小孩听到便立即在凉风前停下,擦掉汗水,让身体先冷静一下才踏进街市。“有人或会觉得我太烦,其实这是细心。”在爸爸的皮囊下,Nelson还有母亲的心思。

“蕃茄、洋葱……齐喇,几钱呢?你食左饭未呀?”今天的午餐是蕃茄肉粒炒意粉:“我和太太轮流煮饭,每人煮一星期,通常是其中一人忽然很想煮某几个菜,便接手煮饭,煮闷了没新意了,便又再换手。”当厨房不再只有女主人踏足,加上一位男主人时,情况会是如何呢?记者以为会有一定的凌乱,实际却是井井有条,碗碟和调味料都整齐地摆放。

井井有条的厨房。

把意粉煮至半熟、用热水灼熟蕃茄再去皮、把洋葱切粒……站在厨房中的Nelson气定神闲的完成一个个步骤,期间子路和芷柔则乖巧地坐在梳化休息等待。意粉煮好了,芷柔急不及待地帮忙准备餐具,肚饿的子路则率先开动,一碟意粉瞬间便吃完。

变身家庭煮夫全为实行身教Nelson数年前经营一间茶叶铺,转为全职爸爸,全为实行身教:“当时有佣人帮忙照顾,但当我希望子女学习自理和主动做家务,同时又要求佣人收拾碗筷,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为了以身作则,Nelson在4年前放弃工作,全身投入家庭,每天在家打扫、做饭、接送子女上学,空余时间则学习乐器、在教会作侍奉,近年则拨出时间免费教其他小孩学习踩单车:“这些都是身教的一种,让小孩体会如何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上年曾经到台湾踩单车环岛,也是期待以此教育小孩,只要有毅力和坚持,再大的挑战也能完成。”

延伸阅读:【一个钟学识踩单车】全职爸爸免费教小朋友踩单车 必学四个秘诀

长期与子女相处下,Nelson很了解小孩的性情,在教单车时亦更能因应学生不同的性格调整教学模式。

平凡是福在很多小孩的成长经历中,妈妈是主要照顾者,爸爸经常缺席其中,Nelson的童生活亦一样:“小时候有一段时间家人不在身边,在学校被欺凌后便躲在被窝里哭,当时很希望父亲能在身边,所以自小便立志要成为一个好爸爸。”他又笑说可能是因为潮洲人较为顾家的关系,长时间负责家头细务时也不觉烦厌,反而乐在其中:“不断重复的工作或许很闷,但保持平凡很困难。”换个角度看,这不也是一种“小确幸”吗?

全职爸爸在现今社会仍属小数,Nelson当时亦承受不少社会压力,包括家人的不谅解:“有些家人也认为男人便应该外出赚钱养家,但我和太太商量和计算过后,发觉即使只余下她的收入亦能维持一家生活,而且由我来全职照顾小孩的确是对他们有好处,正确的事便应该做,我不会理会别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