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llywood看政治】电影业与克什米尔纷争 见证印巴对立关系

撰文: 罗保熙
出版:更新:

去年9月,印度电影制作联会宣布禁止巴基斯坦籍演员、歌手和技术人员在宝莱坞 (Bollywood) 工作,巴国亦予以反击,宣布在戏院禁播印度电影。这次双方的封杀行动,不仅源于一场发生在克什米尔的军事冲突,还有该地区近70载的主权争议。克什米尔也是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雷区”,印巴关系恶劣也为计划增添阴霾。

这场电影封杀风波除反映两国紧张的对立关系外,也揭示了双方在电影业实力的分野。2015 年,巴基斯坦合共制作了48 部电影,印度则是它的38倍,差距甚大。而Bollywood电影在全球90个国家上映,巴基斯坦电影则几乎没有国际市场。经过两个多月的封杀后,最终在去年12 月中巴基斯坦迫不得已宣布停止禁放印度电影的决定,禁令仅维持两个多月便告吹。

印巴互相封杀电影业的行动,最早可以追溯至1965 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后,巴基斯坦首次宣布封杀Bollywood电影,令到原本最多可以在巴国连续放映八星期的Bollywood电影绝迹。“这(封杀行动)某程度上象征了巴基斯坦电影的没落,抹杀了巴基斯坦电影本来的原创性和独立思考。”巴基斯坦最大型且历史悠久的电影发行商和制作公司主席Satish Anand如此形容。

封杀行动令巴国电影不需再与Bollywood电影竞争,电影人于是便索性开始抄袭了事。这结果就是巴基斯坦的乌都语电影市场于1980 年代开始步向衰亡,大多数的中产家庭不再到戏院观看粗制滥造的巴国电影,改为留在家中观看盗版Bollywood录影带,令国家电影业日渐萎缩,一步步地沉沦。直至2007年,一套讲述“9.11”恐袭对巴国穆斯林影响的低成本电影《Khuda Kay Liye》(译:《奉真主之名》)不但在全球赢得口碑,更赚到了可观的票房收入。这套电影的成功让大众看到了巴国电影的复苏希望。

巴基斯坦军方对电影业提供大量支援,包括可充当临时演员的士兵。(路透社)

 ‧  军方撑巴国电影业 兵哥当临记

这波复苏还要归功于巴基斯坦军方,因军方提供了大量支持,包括容许电影人员进入训练基地等军事禁区拍摄、提供军事装备如直升机、枪械炸弹等。此外,他们还会投资合心意的电影,譬如是内容有关塑造军方的光明伟大形象的一类作品。军方还会为电影提供其中一项重要的元素—临时演员,在需要时安排军人协助拍摄。

虽然巴基斯坦电影业看到了一线曙光,但这波复苏同时也蒙蔽了当地政府和军事机构,令他们错判形势,以为国内电影有力填补封杀Bollywood 的市场空缺。回看当前,巴国戏院停播Bollywood电影,无疑是令吸引力大减,促使戏院老板决定出售物业套现。祸不单行的是,很多原本有意出钱开拍新片的私人投资者也因而却步。巴国制片人Khawar Azhar直指:“巴国无法制作足够的好电影来满足市场,但同时间我们需要更多的影院去令巴国电影发展起来。现时巴国电影数目不多,唯一可以吸引投资者兴趣的就是容许输入印度电影。”

延伸阅读:【Bollywood看经济】看准中东非洲市场 印度复制影业神话

Pradeep Soni表示,封杀行动由始至终并没有法律约束,只是大多数印度导演不愿意冒险,怕影响到自己的电影。(受访者提供)

自1947 年印巴两国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独立之后,双方便想方设法抢夺克什米尔,至今爆发过两次全面战争,小规模冲突更是不胜枚举。由于印巴两国均拥有核武,故此克什米尔向来被视为全球最危险的领土争端之一。除了去年9月爆发的冲突之外,2016年7月其实还发生了另一场克什米尔人的大规模抗议和骚乱,当时反印度的武装组织“真主穆斯林游击队”(Hizbul Mujahideen,简称HM)的领袖Burhan Wani被政府军警击毙,当地一度实施宵禁,结果爆发了多次街头冲突,造成数百人伤亡。

克什米尔位处印度、巴基斯坦及中国交界,数十年来主权一直存在争议

 ‧  “一带一路” 是福是祸?

今年5月中,“一带一路”高峰会于北京举行,29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领导人,以及130国的代表出席,不过印度却选择缺席,主要是不满中国把与巴基斯坦合作的“中巴经济走廊”方案纳入“一带一路”倡议,中巴又在峰会上签订在克什米尔地区兴建水坝,引起印度强烈不满,印度外交部发言人Gopal Baglay痛斥,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接受一套被忽略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计划。

印度和巴基斯坦同为中国毗邻,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国家。对中国而言,与印巴双方保持良好而稳定的和平发展关系最为有利,而且若想要有效推行倡议,南亚地区实属其中一个重要的地缘板块,是“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途经地。其中,中巴经济走廊更被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项目,为保证该走廊的顺利实施,中巴双方都得付上巨大努力和资金,包括中国高达400多亿美元的投资总额,涵盖能源、基建、产业园区等多个大型项目,巴方亦需投入大量人力资源确保走廊安全。

印度在这一走廊上不断与中国交涉,甚至提出抗议,构成困难和阻力。而且这牵扯到一个老问题,中印自1962 年边境战争遗留下来的争议,至今彼此间敌意仍未全消,令克什米尔问题显得棘手。中国与巴基斯坦长期的友好关系,加上中国一直视印度为西藏流亡政府的所在地,都使问题变得更复杂。

印度总理莫廸极具外交智慧,中方应该把握他在任的时间,争取印方支持一带一路的倡议。(网上图片)

如果印巴双方能够采纳中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维,或能推动克什米尔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甚至能因而加深双方的了解,建立互信,为日后真正解决克什米尔主权争议提供契机。事实上,莫迪在前年访华前夕亦主动放弃接见达赖喇嘛,避免招惹中国不满,此举令他获外界盛赞具外交智慧,之后他在访华期间亦人气甚高,足以证明这位向来以务实见称印度总理,会在经济与政治上权衡轻重。在缺席“一带一路”峰会过后,不排除莫迪未来与中方还有协商余地。

上周,哈萨克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露出了一线曙光,印巴两国经过多年努力后,终于正式成为成员国。可见两个处于敌对关系的国家在国际性事务上其实存在着合作空间。上海社科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潘光也亦这样评价:“在同一个组织里,双方可以慢慢磨合。”

(节录)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争议不断的克什米尔地区,缘何成为印巴两国从电影到外交对立的导火线?欲知更多详情,请留意刊载于6月12日出版第64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敬请读者留意。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导。